談英皇喬治的禱文

    英皇喬治五世在他寢室中懸掛的一篇禱文,我曾得知它的內容為何,由此可以看出一般的英國人往來。那篇禱文的內容是:求主使我服從行事之規則。
    求主使我鑒別「情緒」與「過重感情」,取此捨彼。
    求主使我忽濫於受人頌讚,亦勿濫於予人頌讚。
    如我遭遇苦難,求主使我行同良獸,避往無人之處去忍受。
    如果我當得勝,求主使我得勝;如我不當得勝,求主使我敗而不餒。
    求主使我不究既往,勿流徒然之淚。
    這就是一個英皇的內心趨向——如果中國也有國王,一定對之發生奇異之感。喬治五世是否每夜如此禱告,姑且置之不提。蕭伯納曾經說過,英國人敬愛喬治五世的緣故,是因為他是現代。的君子派人物,並且樂於與人交往,而不是因為他在知識與道德上善於裝作自大。英皇似乎很喜愛這篇禱文所表現的那種情緒,因之把它鄭重的懸掛起來,這已經勝於每夜咕嚕禱告。
    這篇簡短的禱文表現了英國人的特性——公正從事,不重情感與內在力量。
    可是這種箴語格言,不適應於中國,一個中國君王的座右銘是會與此不同的。中國君王看到第一行的「服從」兩字,就會不解其意的不再讀下去。
    單向他解釋統治者不該完全忽略行事規則,恐怕就要費去整一刻鐘的時間。
    解釋「行事的規則」又要費去一刻鐘的時間。給他解釋「情緒」與「過重感情」的區別,恐怕說得口乾舌爛,他也不會明白,最好還是不講為妙。如果你把「不濫於受人頌讚」的意思講解出來,他會感到忌恨。他也會問你:「為什麼不呢?」於是你就無法應答,最後只得把原文竄改如下,以便合乎他的心意:如果我遭受苦難,我將宣示尿道不通,讓位退隱。
    如果我當得勝,求主使我得勝;如我不當得勝,求主使我在適當時刻逃往外國租界,以讀古書。
    求主使我不究既往,不流徒然之淚;但在失敗之時,使我歌唱:「有子萬事足,無官一身輕。」
    社會學家告訴我們,各國都有不同的風俗。而各國的成功之道,也因之而異。英皇喬治的寢室禱文,在中國執政者看來是完全無用,也不能作成一個中國國王的座右銘。如果贊成以卑下手段攫奪政權的意大利人麥基雅維利(Machisvelli,1469——1527)生於此時,而去替一個中國王子寫一篇座右銘,他的取材不外如此:求主使我記得每個王侯的生辰與每個王候母親的生辰,求主使我多送重要壽禮,勿僅送些長壽麵條而已。

《勵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