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明的第三心理品性,是面對國際的開放型文化追求。

相比之下,在全國範圍內,上海人面對國際社會的心理狀態比較平衡。他們在內心從來沒有鄙視過外國人,因此也不會害怕外國人,或表示超乎常態的恭敬。他們在總體上有點崇洋,但在氣質上卻不大會媚外。

中國不少城市稱外國人為「老外」,這個不算尊稱也不算鄙稱的有趣說法,似乎挺密切,實則很生分,至今無法在上海生根。在上海人的口語中,除了小孩,很少把外國人統稱為「外國人」,只要知道國籍,一般總會具體地說美國人、英國人、德國人、日本人。這說明,連一般市民,與外國人也有一種心理趨近。

今天,不管是哪一個階層,上海人對子女的第一企盼是出國留學。到日本邊讀書邊打工是已經走投無路了的青年們自己的選擇,只要子女還未成年,家長是不做這種選擇的,他們希望子女能正正經經到美國留學,這裡普及著一種國際視野。

其實,即使在沒有開放的時代,上海人對於子女的教育也隱隱埋伏著一種國際性觀念,不管當時能不能實現。上海的中學對英語一直比較重視,即使當時幾乎完全沒有用,也沒有家長提出免修。上海人總要求孩子在課餘學一點鋼琴或唱歌,但又並不希望他們被吸收到當時很有吸引力的部隊文工團。

在「文革」動亂中,好像一切都滅絕了,但有幾次外國古典音樂代表團悄悄來臨,報紙上也沒做什麼宣傳,不知怎麼立即會捲起搶購票子的熱潮,這麼多外國音樂迷原先都躲在哪兒呢?開演的時候,他們衣服整潔,秩序和禮節全部符合國際慣例,很為上海人爭臉。

前些年舉行貝多芬交響音樂會,難以計數的上海人竟然在凜冽的寒風中通宵排隊。

兩年前,我所在的學院試演著名荒誕派戲劇《等待戈多》,按一般標準,這齣戲看起來十分枯燥乏味,國外不少城市演出時觀眾也不多。但是上海觀眾卻能靜靜看完,不罵人,不議論,也不歡呼。其間肯定不少人完全看不懂,但他們知道這是一部世界名作,應該看一看,自己看不懂也很自然,既不恨戲也不恨自己。一夜又一夜,這批去了那批來,平靜而安詳。

毋庸諱言,上海的下層社會並不具備國際的文化追求。但長期置身在這麼一個城市裡,久而久之也養成了對一般文化的景仰。上海也流行過「讀書無用論」,但情況與外地略有不同。絕大多數家長都不能容忍一個能讀上去的子女自行輟學,只有對實在讀不好的子女,才用「讀書無用論」作為借口聊以自慰,並向鄰居搪塞一下。

即使在「文革」動亂中,「文革」前最後一批大學畢業生始終是視點集中的求婚對象,哪怕他們當時薪水很低,前途無望,或外貌欠佳。在當時,這種對文化的景仰帶有非實利的盲目性。最講實利的上海人在這一點上不講實利,依我看,這是上海人與廣州人的顯著區別之一,儘管他們在其他方面頗為接近。

《山河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