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贖買條件

御書房裡的氣氛很壓抑,很多事情都集中在一起,本來李淵打算在偏殿召開軍國會議,偏偏發生趙黎明自縊身亡事件,他不想把這件事擴大,便改在御書房內。

其實李淵也並非討厭諫臣,他要樹立一個明君的形象,所以表面上他要歡迎大臣勸諫,而且也擺出一副虛www.tianyAshuku.com心聽諫的姿態。

但趙黎明的勸諫實在是在尖刻,目標對準了秦王,而且他的勸諫根本不可能辦到,廢除天策府、剝奪秦王軍權,這種不切實際的勸諫令李淵極為惱火。

秦王把他殺了,也解除了李淵一樁心病,而且秦王做得很漂亮,連趙黎明的家人都認為是自縊。

不過就算是自殺,李淵也要做一點姿態,以安撫李建成的怒火。

李淵坐了下來,他看了一眼眾人,「關於趙黎明自縊一事,朕也深感悲痛,但事情已經發生,除了悲痛之外,我們還可以做點其他事情,傳朕的旨意,厚葬趙黎明,謚號為『直』,蔭其一子為官。」

李建成本想追究趙黎明之死,雖然趙黎明的勸諫和他沒有關係,並不是他的指使,但趙黎明這麼耿直的官員死亡,對大唐來說是個巨大的損失。

更重要是,李建成根本就不相信趙黎明是自殺,如果趙黎明真的想死,他會一頭撞死在武德殿,博一個名垂青史的忠臣之譽,而絕不會無聲無息死在家中。

李建成幾乎可以肯定,趙黎明就是秦王所殺,只是他沒有證據,使他心中恨之入骨。

李建成剛要再提追查趙黎明死因,李淵卻警惕地看了他一眼,趙黎明自縊之事已經結束,他不容許李建成再翻案。

「皇兒,說說南陽郡之事吧!朕想聽聽你的看法。」

李建成把到嘴邊的話又吞了回去,父皇不准他再說趙黎明之事。令他心中既憤恨、又無奈,應該是剛才父皇和秦王談了什麼,趙黎明之死已無法翻案了。

萬般無奈,李建成只得嚥下這口氣。躬身道:「父皇,隋軍取南陽郡未必是要攻打荊襄,畢竟以隋軍的國力也無法負擔再一次大規模戰役,甚至太原沒有一點調兵遣將的動靜,所以兒臣以為,這只是一次隋軍計劃之外行動。」

旁邊李世民才知道原來隋軍竟然出兵南陽郡,那麼淅陽郡呢?有沒有被隋軍一併奪取?

這時。裴寂在一旁解釋道:「秦王殿下或許還不知道,剛剛接到襄陽消息,隋軍出兵一萬,佔領了南陽郡和淅陽郡,已經阻斷了上洛郡和襄陽郡的通道。」

果然淅陽郡也被佔領,李世民的心中有些緊張起來,因為是他力主南陽、淅陽兩郡不駐兵,保持和隋軍一個過渡地區。這樣可以力保荊襄的安全,但隋軍卻出爾反爾,直接佔領了這兩郡。令他變得被動起來。

李世民又問李建成,「不知皇兄說的隋軍計劃之外是指何意?」

饒是李建成再有涵養,想到李世民將趙黎明殺死,他心中怒火騰地燃燒起來,他陰沉著臉一言不發,絲毫不理會李世民的問話。

御書房的氣氛變得有些尷尬,這時蕭瑀打圓場道:「秦王殿下,太子所說的計劃外,便是這件事並不是隋軍的計劃之中,應該是臨時決定。否則不會沒有任何徵兆。」

蕭瑀又向李淵施一禮,「陛下,臣支持太子殿下的說法,此事應該是隋軍的臨時決定,如果隋軍並沒有攻打荊襄的計劃,那麼拿下南陽郡和淅陽郡也沒有意義。他們這樣做的原因只有一個,增加談判的有利條件。」

御書房的其他幾名相國都贊成蕭瑀的分析,隋軍俘獲了大量唐軍,這些唐軍大多是關中人和巴蜀人,很難被轉化為隋軍。

按照慣例,一般都是談判贖回戰俘,而就在談判即將舉行之前,隋軍又佔領了南陽和淅陽兩郡,顯然是為了增加談判份量。

李世民已經明白了事情原委,他也思考了片刻,他沉聲道:「啟稟父皇,兒臣也有話要說。」

李淵點點頭,「皇兒請說!」

「父皇,現在對天下各大勢力,最寶貴的資源不是錢糧,而是人口,尤其對於隋朝,人口意義重大,無論是河北還是中原,受戰亂影響極大,人口凋零,從去年的情況來看,楊元慶要走了兩萬餘被俘關中士兵的家眷,使這兩萬關中士兵變成了隋軍精銳,兒臣的意思是說,無論如何不能再把這次戰俘的家眷交給隋朝,寧可出兵奪回南陽郡和淅陽郡。」

李建成冷哼一聲,「就怕兩郡沒有奪回來,連荊襄也丟了。」

李世民屢被奚落,也有些惱怒起來,他怒目直視李建成,「難道皇兄是想把戰俘家眷給隋軍,贖回被俘士兵?」

「我沒有這樣說,我只是反對再動兵,武力奪回南淅兩郡根本就不現實,我認為應該先聽聽楊元慶的條件。」

說到這,他不再理會李世民,想李淵躬身施禮,「父皇,兒臣推薦陳相國為談判總使,代表大唐和隋朝商談放俘事宜。」

李世民也毫不示弱,也躬身道:「父皇,裴相國和楊元慶打過交道,他更適合和隋朝談判,兒臣推薦他為談判總使。」

兄弟二人都想爭奪和隋朝談判的主導權,雙方都心知肚明,既然父皇把五個相國都詔到御書房談判,那麼談判總使必然是五相其中之一。

目前,兄弟二人在政事堂的勢力可謂勢均力敵,自從劉文靜被殺後,竇氏家族便如願以償入相,由戶部尚書竇璡入相,出任尚書右僕射。

而竇家是支持李世民,加上裴寂是李世民的忠實支持者,這樣就和李建成在政事堂中達成了勢力平衡,這也是李淵把巴蜀和漢中兩地軍權交給李建成的原因,在軍方也要給李建成適當讓步。

李建成的政事堂勢力是陳叔達和獨孤震,而蕭瑀是中間派,儘管兄弟二人在政事堂的勢力達成平衡,但在朝廷文官勢力上,李建成還是佔有很大的優勢。

幾乎七成以上的文官都是支持李建成。

李淵沉思片刻,便緩緩道:「不管楊元慶佔領南陽郡和淅陽郡是出於什麼目的,但只能在談判桌上去解決,朕倒認為蕭相國上次擔任和隋朝談判,有一定經驗,朕還是覺得蕭相國更合適擔任此次談判主使,當然,陳相國和裴相國也很不錯,不過蕭相國更有經驗。」

李淵打了一招折中拳,既不偏李建成,也不偏李世民,而是派中間派蕭瑀去談判,其實蕭瑀只是代表,決策權還是在李淵的手中。
《天下梟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