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論文研究與研究建議

推動思維導圖法實務必須透過理論的建立與經驗研究的探索。一個領域的研究發展,甚至未來的走向、論文的主題、研究方法、研究發現都能提供後續研究及實務發展需要的數據與參考,是建立該領域知識體的依據。換句話說,撰寫論文與報告往往能引發新思潮,啟動新意念與新觀點,是研究者及實務工作人員訓練思維、表達思想的方法,也是呈現成果的工具。本章中將以摘要陳述台灣思維導圖法論文研究,並對未來的研究提出建議。

第1節 思維導圖法論文研究

思維導圖法日漸普及,相關論文研究亦蓬勃發展。我所寫的《台灣思維導圖法學位論文研究之分析》即探討從2001年台灣第一篇思維導圖法論文至2011年12月31日為止,共計102篇論文,研究結果顯示:

1.以正規教育的學校為主要研究場域,研究對像主要是一般學生,身心障礙學生次之,社會人士則相對較少。上述研究場域及對像未能因應高齡社會及終身學習的需求。

2.研究領域以語文為主、自然與科技次之、第三是社會科;研究主題是以提升學生的不同能力為主,學業成就次之,第三是教師的教學,第四是學習的動機與態度;然而這些研究都未探討性別、年齡、文化等因素的影響。

3.引用的理論以思維導圖法繪製原則為主、圖解思考次之、第三是大腦領域。缺乏知識體理論建構的know why及know how知識。

4.論文研究以正向成果居多,但仍有13篇論文有負向的發現,其中12篇與如何繪製思維導圖有關。

第2節 未來研究的建議

我的研究針對思維導圖法知識體建構、研究趨向、研究方法與思維導圖法的評量提出下列建議,供未來有興趣從事思維導圖法的研究者參考。

建構知識體

思維導圖法大多當工具使用,偏向know what的知識,未來應強化實務應用的經驗反思,去建構know why的知識,以及應用在不同領域、性別、年齡層、文化等相關性的know how知識。例如:訊息處理、多元智能、學習風格、知識管理、性別差異、幼兒啟蒙、活躍老化與文化教育等議題。

研究趨向

思維導圖法在實務應用層面已經蓬勃發展,以探討思維導圖法成效的准實驗研究與研擬編製教學方案的行動研究為主要研究方法。然而這些研究選擇的對象都是小區域、小班級,未來可朝規模較大的跨區域、大群體為對象。

在研究場域方面,目前是以正規教育的中小學為主要研究場域,少數為非正規教育的社教機構。在重視終身學習的社會氛圍中,未來研究對象的年齡可以逐漸以成人、高齡者為主;身份則可選擇職場人士、小區民眾或退休族群;研究場域應朝向終身學習社會的職場、社教機構為主。

在研究領域方面,目前台灣思維導圖法的研究領域大多是融入到學校教育的各個學科,而成人學習非學科取向,而是以生命任務、解決生活問題及經驗為取徑。隨著高齡社會來臨,未來研究的領域應拓展並關注上述的成人與高齡者的學習,研究主題亦可朝向與心智發展相關的訊息處理、多元智能、學習風格、活躍老化、幼兒啟蒙,或是與社會文化有關的性別差異、文化教育、生活美學,或是與職場有關的工作應用、知識管理、研發創作等多元議題。

研究方法

目前以量化的准實驗研究為主,質性研究的篇幅不多。若是未來研究主題擬朝向性別、文化、教學方案等與主觀意識相關的議題,則需要質性的研究方法來搜集資料。因此建議往後研究者可採用質性的研究方法,探討研究對像對思維導圖法應用在不同領域、議題的感受、意見,以及搜集專家對思維導圖法的看法與建議。

評量方法

現階段是以評量繪製技巧為主,思考歷程與結構模式為輔,也未考慮不同身份、年齡、性別、領域主題等因素。因此,未來發展的評量指針應提高思考模式的比例;評量表一方面可以拓展評量指標與使用思維導圖者的身份、年齡、性別、領域主題之關聯性,並檢驗其信效度,另一方面應朝向協助學習者拓展其心智能力邁進。

《思維導圖應用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