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理性之燈,照亮前行之路

生活中我們總要做出各種大大小小的抉擇,然而不管面對的是什麼樣的選擇,身邊總有各種不同的聲音,例如,有人主張要留在大城市打拼,有人卻主張回老家發展,生活會更幸福;有人認為生孩子要趁早,有人則堅信年輕時就要多折騰,不要過早穩定下來;有人建議說去大公司能學到更規範的東西,有人則相信去小公司更能鍛煉人。不僅如此,在互聯網上,幾乎每時每刻都有人在發表各種言論和主張,以「專家」或者「過來人」的身份告訴我們應該怎樣成長、發展和生活。

可問題是,越來越多的觀點和主張不但沒能解決我們的問題,反而使我們越來越糾結和迷茫。

「糾結」「迷茫」已經成為現在年輕人的生活常態,毫無疑問,這是信息和選擇過多的弊端,如果菜單上只有一道菜,我們就不會為要選什麼而糾結。然而沒有選擇也不行,因為心理學家認為幸福意味著擁有自由和選擇,沒有了選擇,我們的幸福感就會極大地降低。那麼這種矛盾要如何解決呢?

事實上,矛盾的關鍵點並不在於擁有選擇,而在於不知道如何選擇,不知道如何選擇的原因又在於缺乏理性。因此,擁有理性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因為有了理性,我們才能清晰地分辨哪些才是自己真正想追求的目標,如何對各種言論和主張進行合理判斷,才能做出有利於目標的最優選擇。

關於理性,很多人認為它是感性的對立面,需要用邏輯來取代情感,這其實是一種誤解。根據認知科學家的定義,理性意味著設定合理目標,基於目標和信念採取恰當行動,並堅持合理證據支撐的信念。由此可見,理性與感性並不是直接對立關係,關鍵在於感性能否幫助我們更有效地達成目標,比如說,在談判的過程中,有時候打感情牌比講道理更有效,那麼這個時候運用情感來說服和打動對方就是一種理性行為。

一個人是否理性,我們可以從3個方面來進行判斷:第一,目標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自己真實的願望;第二,信念的形成是否基於有效的推理;第三,採取的行動是否是達成目標的最佳方式。

做覺醒的「機器人」

成為一個理性之人的第一步應該是審視我們的目標,因為只要有了明確的目標,我們才能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理性。然而擁有清晰的、符合自己真實願望的目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同時存在著3種利益主體,而它們之間的利益並非一致。

加拿大認知科學家基思·斯坦諾維奇在他的《機器人叛亂》一書中將人類形象地比喻成「機器人」,因為根據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的理論,我們是兩種複製因子的生存機器,基因和模因,基因是生物層面上的,而模因則是思想和觀念上的。理查德·道金斯把模因定義為文化的基本元素(例如觀念、信仰、行為方式等),它通過非遺傳的方式得到傳遞。

跟基因一樣,模因的利益就是複製,通過傳播來佔領大量寄主的心智。所有的宗教、文化觀念、政治主張、倫理道德都屬於模因。所以,基因是我們存在的原因,而我們的存在也同樣為模因服務。

基因和模因都有著各自不同的利益,它們只想借助我們來複製傳播;然而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有著超越繁衍和生存需求的更高追求,例如發掘潛能、實現自我價值、體驗豐富的人生,等等。儘管基因的利益與我們自身的利益很多時候是一致的,但也有衝突的時候,例如基因要讓我們衰老和死亡,個體卻想要一直生存下去,基因要求我們把更多資源和精力放在孩子身上,這與我們渴望自我實現的利益相衝突。

同樣,我們心智中也寄生著大量與自身利益相衝突的模因,例如「必須要有房有車」的觀念逼著我們去做房奴、車奴,而我們卻想要更多經濟上的自由去體驗更豐富的人生;「追求穩定生活」的想法要求我們找一份穩定踏實的工作,但這與我們想要發掘更多潛能的渴望相違背。

實際上,我們糾結的許多根源就在於自身與這兩種複製因子之間的利益衝突。那麼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服從誰的利益呢?

如果我們選擇違背自身的利益,而服從複製因子的利益,那麼我們與機器人就沒有本質上的區別。機器人身上被它的創造者安裝了各種程序,它們則依照程序發出的指令完成主人需要它們完成的任務。然而,跟地球上其他的生命相比,人類存在於一種獨特的能力,也就是我們可以反抗這些指令,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複製因子之上,擁有自己的自主目標,這便是斯坦諾維奇所謂的「機器人叛亂」:我們就像科幻小說中那些失控的機器人,把自身創造者的利益置於自己的利益之下。這其實就是一種覺醒。

所以,我們一定要擁有審視目標的能力,只有當這個目標反應的是你真實的渴望,而不是基因的利益,或者社會對你的要求和期望,它才是理性的目標,而我們只是覺醒的「機器人」。

拒絕沒有合理證據支撐的信念

我發現身邊很多人會有類似「不生孩子是一種自私行為」的信念,然而這卻是一種很奇怪的邏輯,因為自私自利把自己的利益而非別人的利益擺在第一位,那麼這句話的潛在意思就是,生孩子不是一種利己行為,但是如果生孩子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為了別人的利益,這難道不是極其荒誕又不負責任的做法嗎?反之,如果生孩子是為了自己,那麼這和那些為了自己選擇不生孩子的人又有何區別呢?

事實上,我們的頭腦中充滿著大量類似的錯誤信念。理性的另一個體現形式就是我們的信念與真實世界的一致程度。我們的信念與真實世界越接近,那麼我們就越理性,比如,「好人有好報」就是一種非理性的信念,它反映的並不是真實的世界,因為宇宙中根本不存在什麼「好人就有好報」的定律。

判斷某個信念或者觀念是否合理,對於現代生活來說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能力,因為我們周圍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觀念與信念,如果缺乏判斷力的話,我們便很容易被錯誤觀念所左右,然後做出一些並不符合自身利益或者與目標相悖的行為。信念的力量是強大的,它時刻左右著我們的行為,因此一個理性的人不僅會拒絕那些沒有合理證據支撐的觀念,還會不斷審視自己已有的信念,確保信念與真實世界的一致性。

這種判斷力並非天生就有,而是需要通過後天訓練來獲得,它依賴於兩種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足夠的知識儲備。邏輯關乎的是推理和論證,所有結論和觀點的得出都需要經過一個有效的推理和論證過程,缺少了這個過程,我們便無法對觀點或結論的有效性進行判斷,那麼這樣的觀點我們就要拒絕接受。邏輯思維的作用就是讓我們正確地進行推理和論證,並且識別和反駁錯誤的推理和論證。

然而,邏輯只關注了推理過程,即便推理過程是有效的,也不能因此確定結論是有效的,我們還需要關注前提的真假,這就需要我們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和全面的知識結構,根據前文所述,知識就是能夠對認識對像做出合理、可靠解釋的觀念。因此,理性不僅和邏輯思維相關,我們的知識結構也直接影響著我們的理性程度。

避免思維謬誤和非理智行為

即便擁有了合理的目標與信念,在理性的道路上我們還會遇到另一種阻礙,那就是思維錯誤。

思維錯誤,是認知心理學的研究內容之一,它指的是系統性地偏離理性,偏離最理想的、合乎邏輯的、理智的思考和行為。思維錯誤的存在主要是因為人的大腦存在兩套系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在他的暢銷書《思考,快與慢》中詳細闡述了大腦中快與慢這兩種決策方式。他將這兩套系統命名為「系統1」和「系統2」。系統1可以被看作一套原始的「操作系統」,是人類在漫長進化過程中所獲得的一種生存本能,它能夠依賴情感、記憶和經驗迅速做出判斷,並且迅速對眼前的情況做出反應。然而系統1卻常常出錯,使得行為偏離目標。系統2的出現則是大腦為了針對複雜的生存環境做出更準確的反應,而在原始「操作系統」上安裝的一套新的「操作系統」。系統2具備了強大的運算和推理能力,能夠通過調動注意力來分析和解決問題,並做出決定。然而相對系統1,它的反應速度慢很多,而且很懶惰,經常走捷徑,直接採納系統1的直覺型判斷結果。

系統1過於原始的心智模式導致了人類種種的思維謬誤。常見的思維謬誤包括從眾心理,也就是我們總把大多數人的行為當成自己的行為標準,在不確定的情況下,我們總會下意識地模仿他人的行為。損失厭惡,指的是同等數量的損失帶來的痛苦程度遠遠大於同等數量收益帶來的快樂程度,這其實也是大家對股市下跌做出過度反應的原因,儘管大家都知道低買高賣的道理,結果往往卻是高買低賣。還有,我們總是認為自己才是對的,並且會本能地忽視那些與我們的信念或觀點不一致的信息,只尋找那些對支撐我們的觀點有利的信息。以及我們面對似乎很難理解的隨機現象,總會情不自禁地去給隨機事件尋找因果解釋,甚至是超自然的解釋。

事實上,思維謬誤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它們經常引導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和非理智的行為,然而大部分時間我們自己根本無法意識到。想要避免思維謬誤,我們首先要意識到它們的存在,並且培養對它們的敏感性,同時要經常自我反思,跳出第一人稱的視角,從第三人稱的視角來審視自己的思想與行為。

理性是一種十分重要,卻需要刻意培養的能力。缺乏理性,我們就很容易被內在的基因力量或是外在的文化力量所控制,無法對他人的觀點和主張做出合理判斷,也很難避免自己的思維謬誤。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一個人能否理性地思考和行動,決定了他的幸福和快樂程度,因為只有理性才能讓我們獲得自己人生的掌控權,為自己確定合理的人生目標,並用最佳的方案達成這些目標。

漫漫人生路,要如何走才好?就讓理性之燈,照亮我們的前行之路吧。

《斜槓青年:如何開啟你的多重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