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解放戰爭)

01.硝煙中的談判桌

裝備上檔次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根據雅爾塔體系內容,美蘇兩大霸權國家平分天下,中國在國民政府的統治之下,「有幸」成為美國的勢力範圍。美國積極扶持中國,國民政府與蘇、美、英、法並列,成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美國企圖把中國變成亞洲的老大,以代替日本的位置。它希望日本的工業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退回到20世紀20年代,不能高於遭到其侵略的亞洲其他國家人民的生活水平。美國擔心若是共產黨當權中國則會被拉入到蘇聯陣營,所以美國積極支持國民黨。

在雅爾塔體系背後是美、蘇和蔣介石政府間的一系列利益平衡。美蘇試圖為戰後中國的政治發展作出它們都可以接受的國際安排。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領導人堅信,在東亞扶持起一個強大的中國,戰時有利於打敗日本,戰後可以成為遏制蘇聯的屏障。美國不希望中國發生大規模內戰,內戰不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因此,美國政府從1944年夏季開始直接積極地插手國共矛盾,試圖找到既能維持蔣介石地位又能防止內戰的辦法。

在抗日戰爭如火如荼地進行當中,美國政府派出兩個半官方組織到達延安,「迪克西使團」 和「赫爾利使團」。前者官方的主要使命是,「為了打敗日本,統一中國的一切軍事力量」。後者考察後向美國政府提交的報告,無論從當前美國對日作戰方面考慮,還是從戰後美國保持在遠東長遠利益出發,都應放棄只單純支持蔣介石的錯誤政策,避免把美國的利益同蔣介石集團的命運捆綁在一起,可惜並未引起美國當局的注意。

後來,美國扶蔣反共,是害怕一旦共產黨掌握政權,倒向蘇聯,中國成為蘇聯的勢力範圍。這種顧慮其實是出於對毛澤東與共產黨的不瞭解。

抗戰勝利後,美國邀請中國、英國、新西蘭、澳大利亞和印度執行佔領日本的任務,當時給我們劃定的佔領區是四國島,中國派出了一支部隊,準備去佔領日本,掛出牌子「中華民國駐日佔領軍司令部」。雖然由中、美、英、蘇四國成立了管制委員會,對日管制,實際上佔領日本的是美國。英國所派軍隊不過3000多人,中國派出了少量軍隊,兩者都受美國控制。

美國給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提供了59億美元的援助。1949年毛澤東去會見斯大林,弄回了3億美元。馬歇爾計劃給歐洲100多億,90%無償贈予。

二戰結束,美國軍用飛機的產量將近30萬架,坦克6萬多輛,火炮110多萬門,航空母艦101艘。打完仗這些東西統統沒用,美國把這些東西送人,光給國民政府的坦克就1000多輛,一輛坦克相當於中共軍隊一個營的火力。國民黨軍一下子鳥槍換大炮,個個膘肥體壯。

重慶談判

八年抗戰,除了勝利的狂歡外,滿目瘡痍的中華大地,更多的是衰敗的經濟,凋敝的民生,停滯的教育,流離的人民。抗戰中直接經濟損失達5000多億美元,死亡1800多萬人。抗戰結束,最應該幹的事是休養生息,進行建設。日本帝國主義被逐出中國後,國共之爭再次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人們擔心內戰在中國重演。

國內避免內戰、和平統一的呼聲很高,勝利後的國民黨政府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恢復其在全中國的統治,包括控制華中和華北被中共軍隊佔領或包圍的廣大地區,以及從蘇軍手中接收東北。由於國民黨軍隊在戰爭中被極大地削弱,龜縮於遙遠的西南邊陲,蔣介石根本無法實現短時間內聚集向中共軍隊發動戰略進攻的軍事力量。另外,蔣介石需要美國的支持,美國雖然支持他「軍令政令統一」,但並不贊成他使用武力統一,蘇聯更是如此,絕不會接受國民黨用武力消滅中共。

因此,蔣介石一方面備戰,一方面為安撫民心,發動和平攻勢,接連三次發出電文,邀請中共領袖毛澤東赴重慶參與談判,討論雙方之間懸而未決的問題。中共中央認為抗日戰爭階段已經結束,新的階段是和平建設,應當力爭一個和平建設時期,避免內戰或使全面內戰盡可能地推遲爆發。毛澤東等在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國民黨政府代表張治中的陪同下,從延安乘專機赴重慶。

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在機場向新聞界發表了簡短的談話,指出目前最迫切的任務,是保證國內和平,實現民主政治,鞏固國內團結,以期實現全國統一,建立獨立、自由與富強的新中國。毛澤東親自到重慶談判,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民主、團結的誠意受到全國人民的熱烈歡迎和擁護。毛澤東到重慶後,蔣介石儘管作出了以禮相待的姿態,但由於國民黨本來沒有和談的誠意,沒作談判的任何準備,談判的程序、議案均由共產黨方面首先提出,才使談判籌備工作得以基本完成。

在重慶期間,國共兩黨整個談判過程幾經周折,充滿了激烈的政治鬥爭。鬥爭的焦點是軍隊和解放區問題。

在軍隊問題上,國民黨處心積慮地要取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深深地認識到,沒有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但為了爭取和平,共產黨在談判中做了必要的讓步。中國共產黨提出公平合理地整編全國軍隊,表示中共領導的軍隊可以大量削減。當時人民軍隊人數已超過100萬,共產黨方面提出改編為48個師,而當時國民黨的軍隊為263個師。但國民黨方面斷然否定中共的提議,苛刻地要求「中共軍隊之組編,以12個師為最高限度」,甚至要求共產黨「交出軍隊」。其後共產黨又進一步作出讓步,同意國民黨263個師,共產黨43個師,比例接近7:1。國民黨方面提出軍隊將編至140個師,中共方面提出可相應改編為20個師,雙方軍隊比例仍為7:1。經過共產黨多次讓步與力爭,國民黨方面才表示「可以考慮」。

關於解放區問題,中國共產黨提出解放區民主政府的存在是革命發展的結果,它受到人民的支持和擁護。從談判一開始,共產黨方面就提出「承認解放區及一切收復區的民選政府」,但國民黨方面則表示「承認解放區絕對行不通」,將解放區斥之為「封建割據」。爭論最激烈的軍隊和解放區問題一直懸而未決,談判一度陷於停頓。

為使談判獲得進展,中共方面先後做過多次讓步。10月上旬,談判獲得進展,毛澤東表示國共雙方在一起商量團結合作、和平建國問題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強調「和為貴」,一定要用和平的方針來解決兩黨的爭端。10月10日,國共雙方代表王世傑、張群、張治中、邵力子和周恩來、王若飛共同簽署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紀要》就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政治民主化、國民大會、黨派合作、軍隊國家化、解放區地方政府等12個問題闡明了國共雙方的見解。其中有的達成了協議,有的未取得一致意見。國民黨方面接受了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承諾要堅決避免內戰。

重慶談判的內容比較務虛,提出堅決避免內戰,但不好操作。唯一可操作的就是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兩個問題爭論激烈,軍隊國家化,政治民主化。解放區自衛戰爭的勝利和國民黨統治區反內戰運動的高漲,迫使國民黨政府按照《雙十協定》的要求召開政治協商會議。

戰場、談判桌遙相呼應

國共還在重慶談判期間,武裝衝突就已不斷。東北、華北是中共戰後戰略的重點。平漢、平綏和津浦鐵路沿線早已戰火紛飛。毛澤東在兵力處於劣勢的情況下,鼓勵大家不要怕。我們希望和平統一中國,但是蔣介石來勢兇猛,對我們的壓力很大,除抵抗之外,別無他法。不打肯定被消滅。我們主張和平,但不屈服於武力,打而勝之的可能性很大。國共雙方一面在戰場上彰顯自己的軍事優勢,另一方面在談判桌上唇槍舌劍,戰場上的勝敗,會增加或削弱談判桌上的籌碼,而為爭取社會輿論與人心,談判不得不繼續,而且為戰爭所不能代替。

國共雙方在華北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的時候,國共交涉暫時中斷,國共兩黨在政治、軍事上重新對抗,談判無法繼續。激烈的武裝衝突和國內劍拔弩張的氣氛,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擔憂。國內中間黨派及各方力量強烈呼籲繼續和談,美國一直希望中國能夠和平解決內部爭端。美國於1945年12月,再次派馬歇爾將軍來華,作為美國總統的特使,調解處理國民黨和共產黨之間的關係。

1946年1月,美國馬歇爾將軍、國民黨代表張群、共產黨代表周恩來組成三人調解小組,調解國共軍事衝突。

中國共產黨不希望再開戰事,但國共兩黨絕無組織聯合政府、和平共存的可能。將中國共產黨的軍隊國家化,將中國共產黨的部隊編入國民黨軍隊的建制,要共產黨繳械,是在讓共產黨自尋死路。毛澤東說:「和談是另一次戰爭的政治準備。」戰爭初期,共產黨在軍事上並沒有佔據上風,便往狗嘴裡扔扔骨頭,投其所好。

談判是另一場戰爭。日本剛剛投降,朱德總司令馬上下七道命令速遣中共軍隊往東北、華北佔領淪陷區。盡最大的可能爭取和平,也要盡最大的可能維護人民的利益。

至於談判,馬歇爾調停初期,共產黨在軍事上還未佔上風,但談判桌上的周恩來,與東北戰場上的軍隊統帥林彪遙相呼應,中共軍事失利,談判姿態隨即軟化,一旦得利,姿態馬上轉為強硬,一鬆一緊,政治談判與軍事衝突交相運用。在馬歇爾調停期間,中共的會議戰術,運用得出神入化。馬歇爾面對周恩來這樣一個足智多謀的談判高手,在會議桌上,當然只有被牽著鼻子走的份。

馬歇爾赴華調停,手中有一張王牌:美援。馬歇爾動輒以切斷美援威脅國民黨就範,停止軍事衝突與共產黨組織聯合政府。當國民黨屢次不聽話的時候,馬歇爾果然下令禁運美國軍火到中國,蔣介石吃盡了苦頭。但中國共產黨的部隊卻不依賴美援,所以馬歇爾對我方並無約束力。馬歇爾把自己置於了兩難的境地。

出力不討好的調停

可憐的馬歇爾,完全不瞭解中國的國情,懷揣理想來到中國。他希望把中國改造成一個像美國一樣的國家,執政政府包容其他黨派,包容共產黨,包括其他民主黨派,成立一個聯合政府,由一黨獨裁,走向多黨執政,雙方交出軍權,軍隊隸屬於國家。這樣民主國家的體制在中國基本上就可以具備了,軍隊國家化、政治民主化,也就實現了。可惜他對中國的認識過於膚淺。

毛澤東對於這段歷史有過這樣的描述:「1946年1月,國民黨政府的代表和中國共產黨的代表簽訂了『停戰協定』,發佈了停戰令。並組成了有美國代表參加的『三人小組』,和『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在所謂的『調處』期內,馬歇爾使用各種狡計,首先在東北,後來又在華北、華東、華中,協助國民黨軍隊進犯解放區,並積極訓練和裝備國民黨軍隊,供給蔣介石以軍火和大量戰略物資。至1946年6月,蔣介石已將國民黨正規軍總兵力(大約200萬人)的80%調集到進攻解放區的前線,其中有54萬多人是美國武裝部隊直接用軍艦、飛機幫助運送的。蔣介石在佈置就緒後,於7月發動了全國規模的反革命戰爭。接著,馬歇爾就在8月10日和美國駐中國大使司徒雷登發表聯合聲明,宣佈『調處』失敗,以便讓蔣介石放手打內戰。」

馬歇爾的調停並不招毛澤東的喜歡。美國不過是在幫助蔣介石爭取時間調度而已。但共產黨同樣需要時間,也不希望戰火再起,生靈塗炭,希望借此機會能夠促成國內和平,調停的結果卻並不盡如人意。而蔣介石覺得有了特使,自己時時受制於人,總有人處處與自己作對,讓自己坐失良機。這位美國將軍兩邊都討不到好,只得敗興而歸。馬歇爾將軍幾乎是在一片罵聲中離開中國的。

根據調停精神,1946年1月10日在重慶召開的政協會議,國民黨、共產黨、民主同盟、青年黨、無黨派人士共38人參加。會議圍繞改組政府、施政綱領、軍隊改編、國民大會、憲法草案等問題進行了激烈的爭論。會議通過了《關於軍事問題協議》、《關於國民大會問題的協議》、《關於憲法草案問題協議》、《和平建國綱領》、《關於政府組織問題協議》。這些協議的簽訂是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愛國人士與國民黨鬥爭取得的一次勝利。但是國民黨很快撕毀了這些協定,發動了全面內戰。

中國從堯舜禹時代開始,幾千年了已習慣於服從一個人。在這塊土地上,不可能產生華盛頓、拿破侖,只能產生劉邦、朱元璋這類人物。蔣介石堅信天無二日,國無二主,有我沒你。所以政協會議無果而終,中國失去了一次走向和平民主的機會。

02.戰火熊熊燃遍天

蔣介石的自信

抗戰後共產黨軍隊已經發展到了130萬,還有200萬民兵,解放區19塊,100萬平方公里,1億多人口。國民黨始終不願容忍共產黨的存在,不願意作出必要的政治讓步,自抗戰結束以後,蔣介石就準備以軍事手段解決共產黨,暫時的和平不過是戰事準備階段。面對國民黨的戰爭威脅,共產黨自然不能就此退縮,而是堅守政治底線,準備武裝抗爭。

國民黨之所以敢於同共產黨再次翻臉,發動全面內戰有其本錢。即便在抗日戰爭中,消耗巨大,但在與戰爭直接相關聯的軍事實力對比上,國民黨還是大大超過了共產黨。全面內戰爆發前,國民黨軍隊有陸軍86個軍,248個師,200萬人,非正規部隊74萬人,特種兵36萬人,後勤後方機關和軍事院校101萬人,海陸空軍19萬人,正因為國民黨擁有強大的戰爭機器,因此對於同共產黨的戰爭有著充分的自信。當國民黨軍隊在東北四平取得一時的勝利時,更使蔣介石頗為自得,認為已有資本與共產黨進行實力較量。

對於如何打贏共產黨,蔣介石有自己的一套邏輯。他認為,交通是現代戰爭最緊要之處。控制了都市就能控制住交通。都市是經濟政治文化中心,人才、物資都集中在這裡,能夠供給軍隊,提供支持,是水陸交通的要塞。這樣,共產黨即使擁有大片土地,也會被國民黨的交通線分割截斷,後勤補給會覺得困難,不管怎樣,控制了交通要塞,共產黨的軍隊永遠都處於國民黨部隊的控制範圍,始終處於被動挨打局面。沒有大城市作為根據地,共產黨的部隊只能算是「流寇」。出於這種考慮,國民黨在全面內戰開始後,將重點進攻始終放在共產黨根據地的城市和交通線上,而共產黨部隊還是採取慣常的運動戰,很少固守城市。就國民黨兵力和作戰能動性,不足以憑借交通切斷共產黨部隊的運動轉移,蔣介石阻止共產黨軍隊流竄成為空談。

同窗之間,刀兵相見

為了應付內戰需要,國民黨軍必須維持一定的兵員數量,為此不得不依賴高強度的征補。國民黨一貫不得民心,它的征補很困難,基本上靠強迫,抓丁拉夫就是常事。士兵不知為誰而戰,缺乏作戰積極性,並在不斷的戰爭中投降中國共產黨,所以國民黨難以維持一支穩定而有戰鬥力的部隊。而共產黨發展出一線部隊(野戰部隊)、二線部隊(地方部隊)、三線部隊(民兵)逐級迅速遞補的完整機制,並特別注意以實際利益鼓勵農民參軍,爭取國民黨士兵投誠反正。在華東野戰軍中,一些部隊的投誠戰士已經達到一半以上,技術兵種基本上都是投誠過來的。共產黨的武器裝備,基本上是從國民黨軍隊繳獲的,尤其是重型武器。據統計,在3年半的全面內戰期間,國民黨軍隊有180萬人起義,接受和平改編和投誠,共產黨共繳獲接收5.4萬門火炮,機槍31.9萬挺,長短槍316萬餘支,海軍艦艇74艘,當時中共的宣傳將國民黨軍隊比作運輸隊。

雖然共產黨對於內戰的爆發從上到下都有了較為充分的準備,但是與國民黨相比,中共畢竟處於弱勢,決定與國民黨破裂,打一場全面戰爭並非易事,部分中共高級幹部也對戰爭前景表示擔心。因此,中共還是希望全國內戰的時間盡量推遲,能夠有充分的時間準備。這也是中共在6月的和談中不惜作出重大讓步的主要原因。但是國民黨不願意給中共以準備時間,毛澤東反覆思考,經過很長時間才下定決心,面對強大的對手,毛澤東有堅持到底的決心與魄力,他告誡中共幹部,對美蔣的壓力,我們應該有所讓步,但主要的政策不是讓步而是鬥爭。

共產黨鑒於自己在戰爭實力上的劣勢,很早就對各根據地進行戰事總動員。要求各地能夠迅速行動,充分準備,從和平狀態轉入戰時狀態;在軍事戰術上強調運用運動戰、殲滅戰,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不以保有城市為目的。在作戰部署方面,中共特別注意強調各戰區之間的配合,並隨著戰爭進程不斷改變自己的部署。全面內戰爆發前,中共以人數不多的中原部隊吸引了大量的國民黨部隊在其周邊,減少了其他地區的壓力。

國民黨軍有不少新晉的指揮官,如杜聿明、孫立人等人在抗日戰爭中就嶄露頭角,讓日本人聞風喪膽,但是國民黨部隊有很多裙帶關係,論資排輩,人事關係複雜,這對於國民黨軍隊戰事成敗影響巨大。中共注重發揮彭德懷、劉伯承等老一輩戰將作用的同時,放手讓經過實戰磨礪的年青一代戰將作戰指揮,40歲左右的林彪、粟裕、陳賡等成為中共在內戰中崛起的新一代將領的代表,他們獨當一面,出色地運用大兵團機動作戰的指揮能力為中外軍界所公認。

國共經過長年作戰,將領彼此之間都很熟悉。遼沈戰役時,國共雙方戰地主帥都是黃埔學生,這次戰役以國民黨大敗而告終,蔣介石氣昏了頭,大發雷霆:「林彪是四期的,而你們是一期,全是一期的,教官打不過學生,一期打不過四期!」

神州大地再起戰火

國共全面內戰以中原戰事為開端。抗日戰爭勝利後,新四軍第五師李先念部隊、河南軍區王樹聲部隊以及八路軍三五九旅南下支隊王震部隊,在平漢路西的鄂北豫南會合,組成中原軍區,李先念出任司令員。共產黨在重慶談判時曾經提議要讓出這一區域,但是後來形勢變化,要求中原部隊在現在位置留守,吸引國民黨部隊,使得解放軍在北方能夠有發展空間。但是中原根據地在此處建立時間不長,且地域狹小,迴旋餘地不大,數萬大軍再次雲集,後勤明顯供給不足,且孤懸於中共其他根據地之外,無法取得他們的呼應與支持。共產黨提出中原部隊轉移問題,被蔣介石斷然拒絕。實際上,國民黨早將孤立在外的共產黨中原部隊作為其殲滅對象,調動大軍將其重重包圍,只待時機成熟準備下手,實力遠不如國民黨的中原部隊,處境危急,隨時有被剿滅的危險。

隨著東北戰事的升溫,國共武裝對峙的加劇,中原地區的戰事一觸即發。蔣介石頻繁調動國民黨黨政軍高層在各種場合進行戰事動員。鄭州綏靖公署主任劉峙動員了數倍於解放軍部隊的8個整編師18萬人,準備一舉殲滅解放軍中原部隊。

劉峙曾任黃埔教官,一向很受蔣介石的賞識。1930年的中原大戰結束後,蔣介石就任命劉峙為河南省主席。不過劉峙好賭,同僚為其設宴餞行,劉就把第一軍一個月的軍餉輸了個精光。劉峙只得躲起來不去上任。蔣介石找到了他,逼他說明原委。劉峙只得老實承認自己輸光了。蔣問:是現款還是賬據?要是賬據,蔣介石可以憑借其領袖身份幫他賴掉,估計蔣介石也經常幹些為部下賴賬的事,可惜劉峙輸的全是現款。蔣介石斥責劉峙誤事,令其趕緊上任。輸掉的現款蔣介石替他承擔一半,又借給他一半,這才了了這樁債務。

在劉峙的猛烈攻勢下,讓人覺得神奇的是,中原部隊獲悉國民黨部署後,快速突圍。中原軍區負責人出乎國民黨意料之外地從國民黨部署薄弱地區突圍而出,轉向豫陝鄂交界處的山區活動。很快,李先念部隊、王震部隊、王樹聲部隊竟然分別在平漢路信陽段成功地越過了平漢路。而負責擔任掩護任務的部隊聲東擊西,利用國民黨空隙突出包圍,向蘇皖地區挺進。

中原部隊的突圍行動大大超出了國民黨的預料,他們採取瘋狂的圍追堵截措施,就這樣,停戰令頒布後相對平靜的局面終於被中原戰事所打破。內戰的戰火從東北燒到中原,國共之間大規模的戰爭在蘇中、蘇北和皖中爆發,華東戰場舉國矚目,華夏大地又重新籠罩在全面內戰的戰火之中。

打的就是王牌

1946年全面內戰爆發後,華東一直是國共的主戰場。我華東部隊在國民黨優勢兵力逼迫下,從蘇北逐漸退向山東,山東成為華東戰區的主要戰場。在山東,國民黨僅陸軍司令顧祝同就直接指揮有24個師,60個旅,45萬人。這些人集結成三個兵團,向山東中部山區推進。山東面臨一場激烈對抗,華東野戰軍在陳毅和粟裕的指揮下,積極尋找戰機。

為了加強對抗,年底,國民黨讓4個師開進蘇北,整編二十六師開進速度最快。由於行進速度過快,二十六師師長已經感覺兵力薄弱,前後沒有援兵,孤立得很,他希望自己能夠向後撤退。陳毅抓住此次戰機,集中山東和華中野戰軍主力,突然出擊。恰逢此時師長大人不在,前方群龍無首,軍心渙散。當天天降大雨,道路泥濘,快速縱隊的戰車完全使不上勁兒。作戰當天,二十六師和第一快速縱隊就這樣莫名其妙地被全殲。此處戰爭剛結束,陳毅便命令軍隊立刻向國民黨整編第五十一師發動攻擊,兩師師長被俘,短短幾天國軍損失慘重。

1947年2月,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合編為華東野戰軍,聯合作戰。此後,解放軍一次次打退敵人進攻,國民黨軍隊在各個戰場上的攻勢最後不得不停頓。1947年4月1日,國民黨各部在山東做最後一次大規模的攻擊。他們打通主要鐵路幹道,為大規模的調動兵力作準備,逼近華東野戰軍指揮中心,企圖以此扭轉戰局,一舉消滅解放軍。

國民黨部隊此次相當謹慎,穩打穩扎,並且不以一地的得失輕易改變攻打計劃,華東野戰軍幾次誘導對手犯錯都未達成企圖。尤其是湯恩伯部隊,一旦發現華東野戰軍稍有威脅,就調整部署,向後收縮,解放軍一時無法下手,戰爭環境很是壓抑。

戰爭就此陷入了僵局。誰都希望能夠打開缺口,華東戰局能有所突破,但雙方誰也不敢輕舉妄動。華東戰場形勢,牽動著中央軍委的心。毛澤東時時關注華東戰場。他提醒陳毅、粟裕:忍耐,忍耐,再忍耐。遵照中央指示,華東野戰軍主力主動後撤,等待時機。這一行動,果然迷惑了蔣介石,他看到解放軍後退,認為解放軍攻勢疲憊,無力決戰。蔣介石親自趕到徐州、濟南部署兵力,並下令各部跟蹤追剿華東野戰軍。

戰場上的僵局就此打破,湯恩伯終於未能按捺住性子,急於立功討賞,一改此前穩紮穩打的戰法,等不及各友鄰兵團統一行動,就貿然發動進攻,矛頭指向華東野戰軍指揮部。湯恩伯之所以敢於發動進攻,是仗著有整編七十四師。整編七十四師,是全美械裝備,作戰兇猛,機動性強,官兵素質在國民黨軍隊中堪稱一流,是國軍的精銳師,師長張靈甫更得蔣介石的寵信。自從內戰全面開始後,整編七十四師就是急先鋒,先後攻佔華東的幾個重要城市,氣焰囂張。國民黨內部有「有十個七十四師,就可以統一中國」的說法。張靈甫向來不把中共軍隊放在眼裡。華東人民解放軍早就想滅掉張靈甫的囂張氣焰,他們一聽說馬上要打整編七十四師,個個摩拳擦掌。一場惡戰就要開始了。

湯恩伯以整編七十四師為骨幹,整編二十五、八十三師為左右兩翼配合,飛速向解放軍所在地突進。陳毅、粟裕一直關注七十四師動向,不可否認,七十四師進展神速,對華東野戰軍的威脅很大。而且七十四師光友鄰部隊就有十多個師,距離都很近。七十四師本身戰鬥力超強,一旦華東野戰軍與之交火,如果不能短期內獲得勝利而處於膠著狀態,境況就會非常危急。粟裕從情報部門截獲的相關消息,得知湯恩伯命令整編七十四師攻佔坦埠,他認為有利的戰機出現了。他提議抓住整編七十四師孤立突出、驕橫輕敵的弱點,利用士兵欲與七十四師一較高下的氣勢,一改我軍先打弱敵的傳統,迅速集中絕對優勢兵力,攻其不備,殲滅整編七十四師。

這是一次險中求勝的戰役,陳毅十分贊成,中央希望能夠發揮部隊作戰的主動性與靈活性。華東野戰軍指揮部作出決定,於百萬軍中取張靈甫首級,部署5倍於七十四師的兵力進行圍殲,4倍於七十四師的兵力擔任阻援任務,誓死一戰。

第二天,華東野戰軍全線發起攻擊,經過1天激戰,將七十四師合圍於孟良崮地區。七十四師遭遇到華東野戰軍的正面攻擊,而且它的左右兩翼友鄰部隊在野戰軍攻擊下向後撤退,自己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七十四師到這時候,才明白了華東野戰軍的戰略意圖,也明白了華東野戰軍要吃掉自己的決心。張靈甫已有撤退之意,無奈華東野戰軍以雙腿賽過汽車的速度,佔領七十四師撤退的必經之路,徹底切斷了七十四師的退路。張靈甫只得硬著頭皮作戰。

蔣介石聽到自己的王牌軍陷於重圍,立即由南京飛到徐州督戰。不過,蔣介石還是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力量。他一面嚴令張靈甫固守陣地,以七十四師為中心,死死拖住敵人;一面緊催10個整編師火速向孟良崮靠攏,內外夾擊,實現反包圍,殲滅華東野戰軍主力,結束山東戰事。這樣一來,張靈甫根本是毫無退路,只得豁出去,盤踞孟良崮,等候援軍。

華東野戰軍幾乎也陷入了毫無退路的絕境,他們面臨的形勢十分險惡。戰鬥不能再拖,我軍必須迅速解決整編七十四師;還要擋住增援之敵,為殲滅整編七十四師贏得時間。張靈甫的援軍離主要戰場孟良崮不過一兩天的路程,為此,陳毅、粟裕都到第一線督戰,率領部隊衝鋒,力求殲滅七十四師,活捉張靈甫!

華東野戰軍目的明確,方向清晰。有了指揮員的一線督戰,士氣高漲,5月15日,我華東野戰軍發起總攻。張靈甫此時差不多到了山窮水盡的最後關頭,兵力不濟,步炮火力不足,投補極其困難,人員、馬匹完全暴露在對方炮火之下。但張靈甫依舊負隅頑抗,垂死掙扎。孟良崮戰役激烈的程度,為解放戰爭以來所罕見。

孟良崮戰役

野戰軍以死相搏、志在必得的勁頭把張靈甫逼上了絕路。張靈甫在最後時刻,頻頻向各方呼救。蔣介石嚴令各路援軍前進,甚至發出了死命令:「如有萎靡猶豫,逡巡不前或赴援不力,中途停頓,以致友軍危亡,必定以畏匪避戰,嚴究論罪不貸。」

蔣介石先後命令出動飛機493架次,進行偵察、轟炸掃射和空投支援,都無濟於事。增援最快的整編二十五、八十三師與七十四師相距僅5公里,炮彈已能打到孟良崮,卻依舊在戰線前沿徘徊。國民黨部隊每次實戰,臨到最後關頭,還是考慮自己安危,裹足不前。張靈甫萬萬沒想到,以自身強大的實力,會在周邊10萬援軍的坐視中被殲。

孟良崮戰役,華東野戰軍以傷亡1萬多人的代價,殲滅整編七十四師3萬多人,張靈甫最後與幾名部下集體自盡。他在死前留有遺書:「十餘萬之匪向我猛撲,今日戰況更趨惡化,彈盡援絕,水糧俱無。我與仁傑決戰至最後一彈,飲訣成仁,上報國家與領袖,下答人民與部屬。老父來京未見,痛極!望善待之。幼子望養育之。玉玲吾妻,今永訣矣!」

這次戰役的勝利,重創了國民黨軍對山東的重點進攻,迫使其暫時轉入守勢,同時有力地配合了陝北及其他戰場的勝利攻勢。

在國民黨重兵環伺下,華東野戰軍迅速撤離戰場,令蔣介石再決一戰的計劃落空。全殲整編七十四師,在心理上給其沉重一擊,蔣介石曾經坦言,孟良崮戰役的失敗是內戰以來最痛心、最惋惜的一件事,是無可補償的損失。至此,國民黨在山東的攻勢暫時告一段落。

張靈甫作戰之驍勇是公認的。早年,在對日作戰中,張靈甫在戰火中斷了一條腿。孟良崮戰役後,解放軍最後從死人堆裡找出一具裝有假肢的屍體,得以確認其身份。對於張靈甫的死,當年國民黨方面為了穩定軍心,曾大肆宣揚張靈甫「殺身成仁,為黨盡忠」,蔣介石更在其《痛悼七十四師檄文》中說該師「飲水斷絕,糧彈絕盡,全師孤立,四面受敵,即在陣地相率自戮者計有師長張靈甫等高級將領20餘人,悲壯慘烈」。

物價翻著跟頭漲

抗戰勝利後,國內局勢持續動盪不安。國民黨接收了大量的日偽資產和美軍的剩餘物資,一下子就壯了!有錢了就容易滋生腐敗,沒錢到哪兒腐敗去。對不期而勝的抗戰,國民黨沒有充分準備,多少有些暴發戶的感覺,有了錢不知道怎麼用,甚至不知道怎麼接收戰後物資。國民黨裡頭很多人貪污,弊端百出,民怨四起,國民黨官員做的就是激化矛盾,全無形象可言。國民黨統治區,怪事有一樁,物價只會往上漲,這樣國民黨因抗戰勝利而得之不易的威望和信譽迅速由高峰降至低谷,直接影響到國民黨執政的穩定性,失人心者失天下,這也是國民黨失敗的伏筆。

抗戰初期,青年學子滿懷熱情,紛紛準備復員,後方學生運動一時較為沉寂。抗戰期間,國民黨在後方各大學逐漸加強黨化教育,和共產黨爭奪學生。國民黨統治時期,一直沒有放鬆教育,各地的高等院校數量不少。共產黨以嚴密的地下組織為骨幹,加強學生工作,提出一套切中學生思想命脈的方針。抗戰勝利不久,國共武裝衝突接踵而至,引起社會各界的不安。1945年底,昆明各大學學生自治會組織多次時事演講,而國民黨對於學潮的殘酷鎮壓,令社會各界人士強烈不滿。

從1945年抗戰結束到國民黨失敗退居台灣,短短幾年時間,國內局勢急劇變化,國內經濟也走過了一段十分艱難的歷程。雖然國民黨在戰後提出經濟恢復與重建計劃,但政治經濟環境動盪,計劃沒有辦法付諸實施。

經濟部為國民政府主管經濟的部門,抗戰勝利後,宋子文的主要工作即為恢復經濟與重建。宋子文也算是哈佛經濟系的高才生,本以為這哥們兒為拯救國民黨經濟而生,卻在現實中不斷碰壁,不過一年多,他就在黃金暴漲、經濟失控的危機中下台。

國民黨時期的經濟,根本就是一個爛攤子,物資供應不足,財政收支嚴重失衡,通貨膨脹等一系列問題不斷。抗戰以後,工商業經濟的恢復與重建集中在輕工業部門和沿海城市,農業經濟的恢復與重建受到國內局勢的決定性影響。大規模戰爭對生產環境的破壞,徵兵拉夫對勞力的佔用,沉重的稅賦負擔,對農業生產的恢復與發展極為不利,不在國內營造一個和平環境,任憑你再牛的專家恐怕也無力回天。

國民黨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解決不了物價飛漲的問題。1945年抗戰勝利物價跟1937年相比上漲了9400倍。

中國境內目前發現的面值最大的貨幣是國民黨新疆省銀行發行的金圓券,單張60億元,一張鈔票6後面9個零,60億元的鈔票,印了多少張呢?360多萬張,360多萬個60億元,你算算得多少錢,電腦都能崩潰了。60億元能買什麼,據說能買100多粒米。所以那時候中國人人腰纏萬億,可惜不是富翁,兩網兜鈔票換一盒火柴,給死人上墳都燒真錢。因為紙錢太貴了,都燒真的,已經趕不上印它這張紙的價值了,所以物價漲了十多年,老百姓受不了。物價暴漲,一碗麵條早上起來賣40萬元,到晚上再賣,120萬元了,一天的物價調7回。

劇烈的通貨膨脹,錢不值錢,老百姓寧可用冥幣,也不願用國民黨發行的貨幣。在國民黨統治區,儘管國民黨政府禁止金銀、外幣流通,強迫人民將手中黃金等值錢貨兌換成國民黨政府發行的紙幣,但是並不能阻止金銀、外幣的廣泛流通。實際上,金銀、外幣已經取代了金圓券,直接拿來交易。在鄉村,由於銀元、銅幣都是不足額的貨幣,老百姓乾脆實行原始的物物交換,糧食、布匹在許多地方成為市場交換的等價物,完全回到了遠古時代。

國民黨貨幣不值錢,招致外國貨幣蜂擁而來。除了美鈔、港幣廣為流通外,英鎊、法郎、新加坡幣、越幣、葡幣、印度盧比、緬幣等各式各樣的外幣,聽過名字的,沒聽過名字的,幾乎周邊國家和華僑較多國家的貨幣在中國市場都能見到,當時的人也算是大開眼界了。由於經濟恢復與重建的困難,國民黨曾經對美國寄予很大的期望。宋子文以知美和親美著稱,戰時曾經在美國從事爭取支援的工作,戰後自然也希望得到美國的支援。可是國民黨戰後混亂的局面讓美國人不敢再往這個無底洞裡投錢了。

國民黨統治區的經濟在1948年陷於崩潰。財政、金融、工商、農業樣樣都問題百出。多米諾骨牌效應,政治影響軍事,經濟危機誘發政治危機,國民黨的統治從內部看,就已是命懸一線。經濟危機不可緩解,引起社會危機的不可緩解,最終導致了國民黨在大陸統治的總崩潰。

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在離開中國之際,不無惋惜地對國民黨的將領說:「共產黨戰勝你們的不是飛機大炮,是廉潔,以及廉潔換得的民心。」

03.在對抗中攻守易置

東北敗相已顯

全面內戰爆發後,共產黨與國民黨之間實力懸殊。解放軍前期作戰,作風穩重。毛澤東曾經對於戰爭全局有過這樣的定位:對外戰爭必須打持久戰,拖垮敵人;對內戰爭當速戰速決,解決敵人。國民黨軍隊戰爭目標與手段極不協調,導致出現了大量的戰略失誤,屢戰屢敗。

國民黨高級將領的心理變化是複雜的,他們由戰初對戰爭前途的自信,對中共的傲慢與輕視,轉而對中共的戰鬥力和戰績感到吃驚,戰場形勢的不容樂觀使得戰鬥士氣極為低下。並且國民黨內矛盾重重,黨派紛爭不斷,國際援助無法取得突破,危機不斷。解放軍堅持不重失地,重視消滅有生力量的戰略戰術,逐步扭轉了戰爭初期的不利態勢。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重點進攻後,解放軍適時主動地在中原戰場上發動戰略進攻,從而由守勢轉為攻勢,實現了戰爭進程的重大轉折。

在國共雙方的軍事較量中,東北具有代表性。抗戰勝利後,東北成為戰後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共大規模調兵首先進駐東北。蔣介石則將兵力部署的重心放在江浙等富庶地區,準備從蘇聯紅軍手中直接接管東北。當然,東北是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工業建設又比內地發達的一個區域,許多國民黨將領也想在蘇聯軍隊擊退日寇侵略者之後,分得一杯羹。

東北地域遼闊,國民黨在東北有7個軍20萬人,加上特種部隊和地方部隊,總共不過40萬人。經過戰爭的消耗,國民黨在東北無力發動大規模的攻勢,多數城鎮只能以團、營為單位守備。而且國民黨軍在關內作戰不力,兵力受到牽制,一時也無法向東北大舉增兵,只能依賴東北現代交通特別是鐵路交通較為發達的優勢,將部隊集結在交通要點,隨時機動增援,彌補兵力不足的窘境。

四平位於南滿平原的中心,聯結三條鐵路線,是東西南北滿間的交通樞紐,為國民黨軍從瀋陽北上長春、哈爾濱、齊齊哈爾的要地。在國共和談時期,我領導人希望通過談判,和平解決東北,能少打仗就少打嘛。後來共產黨認識到,和談是沒有希望的,所以力求死守四平。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堅持打陣地防禦戰,這種情況在遵義會議後共產黨的歷史上幾乎沒有。

我軍在東北戰場並不佔優勢,在國民黨對我南滿根據地最後一次進攻被擊退後,林彪審時度勢,認為在東北發動反攻的機會已經到來。林彪立即部署,主動出擊,實行連續攻勢作戰和規模日益擴大的殲滅戰,希望通過一個大逆轉,改變東北戰局。當時正值孟良崮戰役國民黨大潰敗,蔣介石親臨瀋陽,為部下打氣。國民黨當局非常緊張,四平如果失守,東北國民黨南北聯繫將被切斷,長春、吉林態勢孤立,東北防禦體系將不復完整。國民黨吸取以往經驗,行動較為謹慎,東北民主聯軍未能捕捉到戰機,此時四平久攻不下,攻勢已經明顯疲憊,難以為繼,在國民黨南北逼迫之下,態勢顯得更加不利。中共對於城市攻堅戰沒有太多的經驗,難以達到預期目的,林彪果斷決定停止攻擊。

此後,林彪更多地堅守其得心應手的運動戰術,我軍更多地發動攻勢,東北戰局果然發生了重大變化。四平戰役結束後不久,東北成為中共在全國範圍內第一個位居全面優勢的戰區,國民黨軍在東北只控制十分之一不到的地域,兵力大部退至鐵路沿線極少數城市,完全處於守勢。國民黨內部甚至有人主張放棄東北,在關內集中兵力。蔣介石認為,放棄東北則失去了華北的屏障,必將影響到全盤戰局,不斷往東北派遣兵力,還對原有部隊進行全面改組。新編部隊戰鬥力不高,老部隊被拆開,嚴重影響作戰,在東北戰場上,國民黨軍隊已經顯示出頹敗之勢。

千里挺進大別山

華東野戰軍根據中共中央指示,1947年,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渡過黃河,千里挺進大別山,隨後,陳賡、謝富治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一部,南渡黃河,進入豫陝鄂邊區,不久,陳毅、粟裕率領華東野戰軍主力進攻豫皖蘇地區。

劉鄧部隊渡河南進的行動,吸引了國民黨從魯中前線調出4個整編師增援,此外,國民黨從其他各地調動部隊,集中8個整編師,準備圍殲劉鄧部隊,或者將他們趕回到黃河以北。劉鄧部隊因為連連作戰,已經感到疲憊,大別山區道路崎嶇,中原地區河流不少,還有很多是黃河氾濫區,行動很受環境影響。當時正是酷暑時節,還多雨。下雨的時候,道路泥濘,不利於快速行動;天晴時,烈日當頭酷暑難當,沿路缺乏補給,劉鄧部隊行進得十分艱苦。

這正好讓國民黨對劉鄧大軍捉摸不定,他們以為該部隊是在大軍壓境的情況下被逼無奈,只得南竄,就跟在劉鄧屁股後面,在前方也不重兵佈防。直到劉鄧大軍走出黃泛區渡過沙河,國民黨部隊才發現劉鄧大軍的戰略意圖。為了加快行軍速度,劉鄧部隊都是輕裝前行,對於緊隨其後不過幾十公里的敵軍,如果不能在速度上取勝,搶先渡河則會陷入險境,形勢十分危急。劉鄧指揮部隊在國民黨全線佈防之前,將重型裝備全部炸毀,輕裝前行,渡過淮河,到達了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別山地區,完成了突破任務。

華東野戰軍為了配合劉鄧部隊的行動,也為了調動集中在山東戰場的國民黨軍隊,尋找戰機,本著只打小仗不打大仗的精神,摧毀國民黨的統治基礎。華東野戰軍外線部隊因為連連苦戰,兵力損失甚大,急需休息。毛澤東甚感焦慮,多次致電陳毅、粟裕,要求他們盡快趕往魯西南,指揮華東野戰軍外線部隊晝夜兼程急進,不怕疲勞,不要休息,不要補充,立即渡河以緩解劉鄧部隊所受的壓力。

陳謝部隊按照中央指示,以在豫西、陝南、鄂北建立根據地為目的,積極活動,與在大別山區的劉鄧部隊相呼應。

中共三路大軍挺進中原,最後阻止了國民黨在陝北和山東的攻勢。此後,劉鄧、陳粟、陳謝部隊大舉出擊,迫使國民黨不得不從山東調軍大別山,從陝北調兵至關中,繼續維持對這兩處的攻勢。國民黨此時,已經是疲於應付了。毛澤東提出,以後把外線作戰變為進攻,此後中共在軍事上需要解決的問題,已經不是如何打破國民黨軍的進攻,而是如何大兵團作戰,消滅國民黨的主力部隊,並攻克其堅固設防的大城市。

挺進大別山

04.三局決勝負

遼沈戰役定東北

1948年以後,國民黨軍事形勢每況愈下,黨內上下對戰爭局勢都十分悲觀。經過多年的戰爭磨礪,中共對與國民黨的軍事決戰有了充分的自信。

國共兩軍決戰的第一個戰役仍是從東北開始。遼沈戰役前,東北「剿總」總司令衛立煌,轄4個兵團,共計14個軍44個師55萬人。東北國民黨軍被分割在長春、錦州、瀋陽三大孤立地域,沒有戰略後方,與關內聯繫被切斷,難以得到後勤補給,部隊士氣低落,東北形勢嚴峻。

1948年2月,蔣介石一度決定將東北主力撤到錦州,以便依托華北解決補給。蔣介石甚至有想法,如果情況不利,可以全線撤退。衛立煌認為敵前撤退是兵家大忌,同時對於是否能夠長途撤退沒有十分把握,不敢擔當由撤退導致失敗的風險,因而主張堅守。衛立煌的主張得到了大多數東北國民黨將領的支持,蔣介石一時進退兩難,難下決斷。

後來,蔣介石急於打通沈錦線,將主力撤到錦州,只留第五十三軍和第六軍的二七師把守瀋陽。其餘各軍及戰車、炮兵、裝甲車、騎兵等特種兵團統編為機動兵團,歸廖耀湘統率,隨時準備撤退。

當時,中共在東北佔據大部分的土地、人口和鐵路,部隊的數量接近百萬,大兵團和正規化作戰已經能夠得以實施。最為重要的是,中共在東北長期佈局,已經建起了自己的後方補給基地,這是中共當時對國民黨具有絕對優勢的一個戰區。從戰略上考慮,林彪認為長春是一座孤城,可望在半個月內拿下。

面對東北野戰軍緊鑼密鼓地佈置長春戰事,國民黨駐長春守軍希望能夠放棄長春,撤向瀋陽,但沒有得到蔣介石和衛立煌的同意。長春被團團圍住,其間,國民黨守軍多次出擊搶糧都被打回。國民黨的長春守軍餓得渾身水腫。在圍困長春的同時,東北野戰軍迅速部署下一步作戰戰略,留守2個縱隊、6個師繼續圍困長春,在毛澤東的指揮下,全力南下,出擊北寧線 ,全力攻下錦州,如此,遼沈戰役正式拉開帷幕。

東北野戰軍先後攻克河北的昌黎、北戴河和遼寧省的綏中、興城,切斷了遼西走廊,完成了對錦州、義縣的包圍。

蔣介石本在集中精力應付華東野戰軍,1948年9月16日華東野戰軍發起的濟南戰役,使蔣介石兩面受敵,應接不暇。當時的情況是,蔣介石要是想救濟南,就顧不上東北。除非衛立煌經沈錦路出遼西,才能解錦州之圍。衛立煌在東北問題上同蔣一直意見不合,他認為錦州之圍應由關內出兵直接解決,解圍後與錦州部隊會合,出大凌河向大虎山方向攻擊前進。然後瀋陽主力發兵與東進部隊會合,所以就未聽從蔣的命令。

據說,衛立煌有親共嫌疑,雖然擔任剿共要職,卻遲遲不見行動。衛立煌在東北期間,蔣在其周圍安插了大量探子,衛立煌難以全權調動部隊,只得時時抗命,拖延時間,貽誤戰機。

錦州范漢傑被圍困得難以喘息,多次向蔣求援,蔣介石借召見衛立煌開會之機,迫令他由瀋陽出兵支援錦州。衛立煌相當牛,依然拒絕聽命。最後,蔣介石不得不空運四十九軍到錦州增援,當然仍然不放棄讓衛立煌派兵解圍,讓參謀總長顧祝同親自到瀋陽督戰,執行蔣介石的命令。顧祝同在瀋陽期間,曾一再召集東北將領開會,要衛出兵沿沈錦路前進解錦州之圍。衛立煌再次反對,對於老蔣的指示衛立煌一次次駁回,並與顧祝同發生多次爭吵。第九兵團司令廖耀湘提出:乘東北野戰軍主力攻擊錦州時,將瀋陽主力一氣撤至營口地區。衛立煌認為如不能照他的意見辦,也可以實行這一方案。而顧祝同未得蔣介石同意也絕不敢同意撤至營口,兩人僵持不下,顧祝同見要衛立煌出兵遼西仍無希望,只好回南京向蔣介石覆命。對於東北的局面,蔣介石萬分無奈。

10月2日,出離憤怒的蔣介石飛抵瀋陽,召集軍事會議,決定從華北和山東海運葫蘆島7個師,加上葫蘆島第五十四軍4個師,共計4個軍11個師組成「東進兵團」;由華北第十七兵團司令侯鏡如指揮;以瀋陽地區的5個軍、11個師和3個騎兵旅,組成「西進兵團」,由第九兵團司令廖耀湘指揮,準備東西對進,以解錦州之圍。蔣介石在晚上召集的軍事首腦會議上,做了最後一次晚餐似的講話:「我這次來瀋陽是救你們出去,你們過去要找共匪主力找不到,現在東北共匪主力已經集中在遼西走廊,正是你們為黨國立功的機會。我相信你們能夠發揮過去作戰的精神,和關內國民黨部隊一起作戰,一定可以成功的。關於空軍的協助、後勤的補給,周總司令、郭總司令已經為你們準備好了。萬一你們這次不能打出去,那麼,來生再見。」

蔣介石從瀋陽臨行前,還單獨接見了廖耀湘。蔣對廖說:「這次瀋陽軍隊出遼西,解錦州之圍,完全交你負責,如有貽誤,也唯你一個人是問。」廖耀湘就提出自己的疑問,蔣介石稱,在東北主力撤退之前,一定要給東北中共軍隊一個大打擊,一定要來一次決戰,否則華北就有問題。

就在蔣介石飛抵瀋陽的同一天,即10月2日清晨,東北野戰軍總部的列車到達鄭家屯以西。這時,林彪得到報告,在葫蘆島,敵軍新來了4個師。林彪擔心錦州未攻下便受到瀋陽、錦西、葫蘆島三方援敵夾擊,到時部隊油料耗盡,大量汽車、坦克、重炮撤不走,將陷入危局。於是,他命令列車暫停前進。羅、劉經過商討,決定按照原部署攻打錦州。

葫蘆島、塔山相繼被林彪部隊拿下,10月14日,劉亞樓下達了總攻令。東野炮縱向錦州城內預定目標猛烈轟擊。次日,攻克錦州城,全殲國民黨守軍10萬餘人,生俘東北「剿總」副總司令兼錦州指揮所主任范漢傑上將和第六兵團司令盧浚泉中將。侯鏡如聞錦州失守,也暫時退回了錦西、葫蘆島。

蔣介石眼睜睜看著錦州失守,急忙飛抵瀋陽,然後給長春守將鄭洞國發佈命令,要其率部立即突圍南撤,否則將受到「嚴厲之軍紀制裁」。長春守軍發動起義,主動投誠共產黨,不費一兵一卒,長春解放。

10月23日,廖耀湘兵團向黑山、大虎山發起猛攻。誰料,廖耀湘兵團10萬人馬全部陷入東野數十萬大軍的重重包圍之中。廖耀湘走投無路,仰天長歎。東野隨即展開了對廖耀湘兵團的大圍殲,採取邊合圍、邊分割、邊殲滅的戰法,並直搗其指揮中心。當蔣介石在北平得知廖耀湘兵團在遼西走廊遭到解放軍圍殲時,悲痛欲絕。

隨後,東野各部隊迅速向瀋陽前進,迅速包圍。次日,對瀋陽發起攻擊。國民黨軍幾乎全部投降,只有第六軍二七師頑固抵抗,但很快被解放軍消滅。遼沈戰役歷時52天,東北野戰軍以傷亡6.9萬人的代價,殲滅國軍47.2萬餘人,其中斃傷國軍官兵5.68萬人,俘虜32.43萬人,投誠6.49萬人,起義2.6萬人,俘虜國軍少將以上高級軍官186名。國軍共損失1個東北「剿匪」總司令部,1個東北「剿總」錦州指揮所,1個冀遼熱邊區司令部,4個兵團部,11個軍部,36個師。此外,還有1個騎兵司令部,5個炮兵團等特種兵部隊。損失各種火炮4709門,輕重機槍13347挺,以及其他槍支175361支。

東北全境的解放,不能不說是一個偉大的勝利。它所解放人口之眾,地域之廣,影響之大,為未來全國的解放奠定了基礎。

淮海戰役一拖三

淮海戰役,是與國民黨軍進行的第二個戰略性進攻戰役。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中原野戰軍以徐州為中心,範圍東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臨城,南達淮河,這些跨江蘇、安徽、河南、山東四省的徐淮地區,向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國民黨軍事部署的中心。

根據中央指示,淮海戰役共分三個階段,毛澤東在深思熟慮之後給粟裕去電:「本戰役第一階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殲滅黃伯韜兵團,完成中間突破。」黃伯韜部隊地處徐東,自己在那單練,他東邊兒是滔滔大海,一看就是首殲目標。

華東野戰軍十多個縱隊浩浩蕩蕩多路南下,干擾黃伯韜的聯絡信號,說白了就是讓你來不了外援關門打狗。在徐州以北,那些潛伏在國民黨中的地下黨也發動了起義,一下就打開了國民黨的運河航線。而此時的華東野戰軍主力也迅速南下,佔據了有利地形。駐紮在徐州的國民黨一發現共產黨主力南下的跡象,立馬就開始轉移了。可南京國防部不幹啊,非讓黃伯韜等著從海州西撤的四十四軍。黃伯韜急得腦瓜子直冒汗,人家共產黨各路大軍早就把我包圍了。

華東野戰軍已經渡過不老河,攻佔了徐州以東的大許家等地,完全切斷了黃伯韜兵團的退路。蔣介石看到這情況,急令邱清泉、李彌兩個兵團去解圍,可遠水解不了近渴。

蔣介石讓黃伯韜與解放軍死拼到底,為了防止黃伯韜投降,天天往陣地上空投登有黃伯韜戎裝照以及蔣介石嘉獎令的報紙。黃伯韜在蔣介石口中被說成常勝將軍,打仗凶狠,指揮一流。黃伯韜憑借搶修的戰壕與華東野戰軍死拼,華東野戰軍卻也是久攻不下。共產黨一看這勢頭,就重新部署,暫停攻勢,想方設法把戰壕挖到對方前沿陣地上。接著利用暮色做掩護,接近敵人,逐點奪取,逐個殲滅。

1948年11月16日夜裡,我軍對黃伯韜部發起總攻。黃伯韜效忠到底,就是到最後一刻,還在用無線電向蔣介石表明苦戰到底的決心。蔣介石算是徹底收買了黃伯韜。

激戰持續到22日,身著將官軍服的黃伯韜,心急如焚,猶如困獸。直到最後,黃伯韜都不曾突圍出去,12萬大軍喪失殆盡。絕望之中,黃伯韜拔槍自殺。自殺前,黃伯韜拿出總統府出入證一張,在背後寫上「黃伯韜盡忠報國」,交給國民黨第二十五軍副軍長楊廷宴,請其轉交蔣介石,也算是黃伯韜的臨終遺言了。

在黃伯韜的追悼會上,蔣介石哭得鼻涕都流出來了,原來黃伯韜並不是黃埔的學生,老蔣是真希望黃埔的學生能有幾個像黃伯韜一樣戰死沙場,成全黃埔軍校的面子啊。

解決了黃伯韜,中共第二階段的目標鎖定在黃維兵團。黃維是國民黨陳誠系的重要將領,國民黨五大主力中,唯一為陳誠所掌握的,就是十八軍。黃維從1938年開始,就擔任十八軍軍長。

黃維少年得志,也不知道哪點被國民黨元老陳立夫看上,差點成為陳家的乘龍快婿。三十來歲的小黃,就做上了軍長,可謂是平步青雲。不過論打仗,黃維可真是一般,黃維本來就是一介書生,木魚腦殼,打仗一根筋,喜歡死磕,死用人海戰,人稱「血肉磨坊」,屬於死拼到底型。

為了挽回被動局面,國民黨軍部命令黃維兵團增援徐州。黃維兵團12萬人馬,個個兵強馬壯,美式裝備,人稱「汽車兵團」。本來春風得意的黃維,也活該栽跟頭,他的隊伍裡竟然有人反水,自己人對他反戈一擊,這也成了剿滅黃維兵團的關鍵所在。這反水的「同志」是第一一師師長廖運周。黃維和廖運周在1938年就認識,那時候正是武漢戰役,廖運周還在第六五六團當團長,全國上下打日本人都紅了眼睛,小廖直接找到十八軍軍長黃維借炮。說了黃維木魚腦子,書生氣,眼睛高,看重派系。自己是黃埔出身,一看,這小廖雖然素不相識,卻也是黃埔學弟,也就願意接見。他見到廖運周,果然是端著架子對人死死盤問,左問右問,最後也大呼一聲:「緣分啊!」

原來小廖的哥哥廖運澤是黃埔一期,和黃維是同學。再者,廖運周的確是一員猛將,來見黃維之前剛襲擊了日軍輜重隊,繳獲甚多,給黃維帶來了不少禮物。兩人聊到最後,廖運周開口借炮。當時國民黨全軍也很窮,像黃維這樣有炮兵建制的不多,廖運周也是窮瘋了才找六親不認的黃維拉關係。黃維拿出「呆子」勁,盤問了一番廖運周的炮兵技術,結果十分滿意。自己人,加上「考試合格」,於是黃維仗義解囊。小廖用這8門炮,憑借有利地形,用一個團把小日本完整的一個27師團打得哭爹叫娘。這一戰在日本的雜誌上有過介紹,根據日軍記錄,丸山師團因為首車、尾車都被擊毀,部隊無法動彈,在「支那軍炮兵集團」的打擊下損失慘重。

廖運周因此一戰揚名,黃維也因識人而名噪一時。以後,廖運周就脫離了湯恩伯部隊,投入到黃維門下,成為黃維的心腹。但黃維做夢也沒想到,廖運周是個老共產黨員,從20世紀20年代就入黨了。他的直接上級是中共炮兵的創始人朱瑞將軍。不僅如此,廖運周手下,還暗藏著大量共產黨員,所以當黃維決定突圍的時候,廖運周反水是情理之中的事兒,不過出乎黃維的意料。當然小廖也夠狠,也夠絕,按照黃維此前戰車、大炮讓自己先挑的指示,專挑重炮帶著走,回過頭來就把炮彈砸在黃維的頭上。

在包圍黃維兵團的過程中,邱清泉兵團南行援助,被華東野戰軍阻擊。趁這工夫,國民黨徐州部隊就開撤。後來他們又接到蔣介石命令,決定反擊以求實現突圍。可憐杜聿明,這人在國民黨高級將領中也算是軍事眼光、指揮才能一流的人。在淮海戰役中,他受制於「徐州剿總」劉峙,蔣介石朝令夕改,令其焦頭爛額,無所適從,錯失戰機,陷入困局。最終也難逃覆滅的命運。

黃伯韜和黃維,是淮海戰役老蔣軍隊中最為善戰也最為忠誠的將領,但也就是他們禍害了國民黨。假如黃伯韜一打就垮,邱清泉根本就不會被黏在徐州,黃維也不會出來鑽進我軍打開的口袋,老蔣捨掉黃伯韜,最多是壯士斷腕;假如黃維早早投降,杜聿明恐怕早早就撤過了淮河,加上李延年、劉汝明的部隊,國民黨機動作戰的主力尚存,保住東南半壁河山還是有希望的。

不過這些都是假設,這兩位黃將軍被圍之後拚死抵抗,都是戰到最後一兵一卒,老蔣也不好意思「棄子」,為了救黃伯韜扔進了黃維兵團,為了救黃維,扔進了杜、邱、孫三個兵團!為了救杜,又把李、劉兩個兵團打殘!國民黨就此元氣大傷,再也沒有戰略決戰能力。兩位黃將軍的忠心適得其反,「二黃」唱響了催命曲,可惜沒有了還魂丹。

淮海戰役,是國共兩軍戰略決戰中的關鍵一戰。共產黨參戰部隊60萬人,國民黨先後出動兵力80萬人,歷時65天。解放軍共殲敵55.5萬餘人,蔣介石在南線戰場上的精銳部隊被滅之殆盡。共產黨軍隊基本上解放了長江以北的華東和中原廣大地區,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也處在了人民解放軍的直接威脅之下。

乾淨利落取平津

在北平、天津、張家口地區對國民黨軍隊進行的平津戰役,是解放戰爭戰略決戰的最後一個大戰役。

華北「剿總」傅作義集團共有3個兵團13個軍50個師,兵力50餘萬人,位於東起北寧路的山海關、西到平綏路的張家口,約500多公里的狹長地帶上,並以塘沽為海上通道口。「剿總」總部設在北平,這可是我軍想了很久的一塊肥肉。傅作義在華北可是老大,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都不屑於帶保鏢的,他就不信有人敢在他的地盤上動他。

在此之前,蔣介石提出要傅率部南撤,加強長江防線。傅作義對蔣介石的排斥異己、黨內鬥爭深懷戒心,不願南撤。國民黨軍在東北的失利,給了傅作義極大的壓力,傅作義也被解放軍在東北的漂亮表現所震懾,已是「驚弓之鳥」。對於未來華北的戰守之勢,傅作義作出了幾套備選方案。他不願南撤,於是制訂暫守平津、保持海口、擴充實力、以觀時變的方針,不斷收縮兵力。傅作義先後放棄承德、保定、山海關、秦皇島等地,準備隨時從海上南逃或西竄綏遠。如果傅作義主動撤離,人民解放軍雖可不戰而得平津,但國民黨長江防線就又多了些兵力,這對今後的作戰是不利的。如何穩住華北敵軍,使它不迅速南逃或西竄,就成為打開華北局面的關鍵。

對於傅作義,共產黨採取又打又拉的策略,中共中央的部署是,東北野戰軍主力在遼沈戰役結束後不久,提前結束休整,特別隱蔽地揮師入關。入關的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第二、第三兵團一道,動作神速,「圍而不打」、「隔而不圍」,完成對北平、天津、張家口的戰略包圍和分割,截斷了傅作義南逃或西竄的通路。還調動部隊進駐北平地區。接著,我軍攻克張家口,在張家口戰役前,收拾了傅作義的嫡系主力第三十五軍,在張家口殲敵第十一兵團部和第一五軍。在戰場上給了華北「剿總」一個下馬威。1949年初,中共中央成立了由林彪、羅榮桓、聶榮臻三人組成的平津前線指揮小組,繼續在戰略上對傅作義施壓。

隨後,傅作義最大的壓力來了。我解放軍以強大的兵力,直逼天津。這是一場激戰,劉亞樓指揮34萬解放軍,經過一天一夜的激戰,攻下了傅作義重兵佈防的城市——天津。天津國民黨部隊全部被殲滅,警備司令陳長捷被俘,1949年1月,天津解放。

為了使北平這座舉世聞名的古都免遭破壞,解放軍在圍城後,派出代表同傅作義接觸,希望能夠達成和解,使古都免於戰火。解放軍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周密的作戰部署,讓傅作義毫無退路。首都和平解放的呼聲之高,讓傅作義承受了巨大的壓力與考驗。最終,共產黨的誠意和耐心,打動了這位風雲一時的人物。傅作義作出了民心所向的選擇,命令所屬部隊接受共產黨的改編。同樣是在1949年1月,解放軍進入北平,北平和平解放。

平津戰役解決了國民黨軍隊52萬多人,基本上解放了華北全境。這場戰役的勝利很是激動人心。

05.萬里江山換新顏

劃江而治成幻想

國民黨軍隊在三大戰役中接連慘敗,軍事上的重大失利,加上經濟上因為金圓券改革失敗造成的幾近崩潰的局面,使得國民黨內部瀰漫著濃重的悲觀氣氛。國民黨內高級官員,不少人已經有了江山易主、流亡他鄉的心理準備。

國民黨著手佈置將軍事重心轉移至長江以南地區,同時開始一系列應變方案,企圖憑借長江天險,佔據中國的半壁江山,贏得喘息機會再次翻盤。而在管制上,蔣介石頒布了全國戒嚴令,國統區進入了嚴酷的軍事管制狀態。儘管如此,社會依舊動盪不安,物價飛漲,工人失業,很多人已經離開大陸,到達台灣、香港甚至出國。國民黨的黨政機關都開始向香港、華南以及西南轉移,部分職員被遣散,局勢已經失控。

蔣介石在國民黨內的權威受到挑戰,黨內有關人士建議蔣介石暫時休息,不能再戰,主張和談。而對蔣介石一向支持的美國此時已有了全身而退之意,這給蔣介石以沉重的打擊。當時國民黨內部的反對派、社會輿論以及美國都覺得李宗仁是取代蔣介石的合適人選,反蔣呼聲高漲。鑒於重重壓力,蔣介石決定隱退,為了確保在隱退後可以繼續控制局面,蔣介石在人事上作出了一系列部署。李宗仁上台後,其實困難重重。他能發揮影響的地方十分有限,不管怎樣,他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與中共和平談判。

1949年4月,周恩來等代表中國共產黨同以張治中為首席代表的國民黨政府代表團在北平舉行談判。在談判中,中國共產黨打破了國民黨企圖劃江而治的幻想,希望在強大的攻勢下,能夠給國民黨施加壓力,能夠通過和平的方式解決國民黨殘餘統治。國民黨力求能夠維持其半壁江山,四處尋求援助,毫不鬆口。蔣介石企圖在長江之南保持自己的地位和實力,以便東山再起,其心昭然若揭。雙方僵持不下,談判幾成僵局。4月15日,中共代表團將《國內和平協定最後修正案》送交國民黨政府代表團。但是在南京的國民黨政府拒絕接受這個協定,談判宣告破裂。

退守台灣

長江素來是中國南北分界的天然標誌。經三大戰役失敗洗禮後的蔣介石,剩下的都是些殘兵敗將。蔣介石佔據長江天險,憑江據守。中國共產黨的人民武裝從北邊殺將過來,官兵很多都是北方人,不習水性,江河作戰同陸地作戰又有不同,對雙方而言,這不僅是關鍵一戰,而且又將是一場惡戰。

1949年4月21日凌晨5點,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在東起江陰、西至湖口的千里戰線上強渡長江,國民黨軍早已軍心渙散,等人民解放軍剛剛過江,國民黨江防部隊就全線放棄陣地,開始後撤,4月23日南京解放。其後,國民黨長江防線幾乎沒有抵抗之敵,我軍作戰部隊經過激戰,於6月2日攻下上海。至此,國民政府的統治覆滅,共產黨繼續追剿殘餘,到1950年2月,解放戰爭的大規模作戰行動結束。中國內地幾乎全部解放。國民黨內部此時已經四分五裂,矛盾重重。蔣介石作出了退守台灣的決定。

1949年底,殘存的國民黨政府龜縮在西南一隅,直至1949年12月10日,蔣介石乘坐專機飛往台北,離開了其當政22年的大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中國共產黨對於建國有一套獨創性的理論,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論聯合政府》、《論人民民主專政》中都有表述。自1949年初始,中國共產黨就開始有步驟有計劃地準備建國,接管國民黨統治的各大城市。

中國共產黨對城市的接管是有序的,對於建國後各項工作有了初步的規劃。在對外關係上,積極取得蘇聯的支持。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平隆重召開。會議被稱為新政協,以區別於1946年重慶的舊政協。

會議首先確定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和國成立後,就採用公元紀年了。台灣把公元稱為西元,我很不明白為什麼耶穌誕生那一年是公元,中國應該用孔子誕生那一年作為元年,或者用黃帝堯舜禹紀年。中國人把耶穌的生日翻譯成聖誕節,港台翻譯成耶誕節,中國的聖誕節應該是9月28日,孔夫子誕生那天。

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這個綱領是新政協籌備當中最重要的文件,是由周恩來親自執筆經過反覆討論修改而成的。在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以前,共同綱領實際上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綱領總綱》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新民主主義即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是中國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及其他愛國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政權。實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團結各民主階級和國內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專政。國家保障人民廣泛的民主權利,人民有思想、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通訊、人身、居住、遷徙、宗教信仰及示威遊行的自由權。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政權屬於人民。《綱領》對於政權機關、軍事制度、經濟制度、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都作出了規定。

會議選舉產生了國家領導人,毛澤東為主席。國都北平改名北京。五星紅旗為國旗。《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有人不同意用「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都建國了,怎麼還危險呢?其實這是居安思危。凡是那種在炮火硝煙中誕生的國歌都很好聽。美國國歌、法國國歌、中國國歌好聽,都是在炮火中誕生的,激動人心。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

《這個歷史挺靠譜:袁騰飛講中國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