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意的肖邦

我們的肖邦

2000年10月,李雲迪第一次來到華沙,那時他18歲,瘦削拘謹的少年,一頭藝術家氣質的蓬鬆鬈發。文化部選派他來參加第十四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之前的一年,他一鼓作氣拿下了三個國際獎,正被比賽折騰得心力交瘁,這次來華沙只想學習學習。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在中國人心目中堪比鋼琴界的諾貝爾,他哪裡想過自己會得獎。身在華沙,站在華沙公園的肖邦肖像之前,他覺得自己離肖邦更近了。

但是當他在初賽中彈下第一個音時,評委會主席已有了預感,這一屆比賽會有第一名了。在此之前,肖邦鋼琴比賽已經有兩屆(10年)金獎空缺。寧缺毋濫,一如肖邦的清高。

如今聽李雲迪參加肖邦比賽的四輪演奏,依然被他精彩激昂的演奏折服,每個音都從容飽滿,每首樂曲都完整而生動,流光溢彩,自帶青春光芒。黑馬奪冠,有如神助。而且他長得極似肖邦,瘦削優雅,台下的波蘭人如見故人,心潮起伏,聽得又激動又傷感。

2000年,李雲迪獲得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冠軍,成為該項比賽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金獎得主,同時也是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鋼琴家。

看到這位英俊少年從領獎台走下來,被激動的樂迷們拋向半空,令人想起,同是這個舞台,在40多年前,另一位年輕儒雅的中國鋼琴家曾彈起迷人的《瑪祖卡》。他離鄉背井,帶著父親的家書,帶著初戀女友贈他的素描肖像,來波蘭留學,他就是傅聰。1955年3月,傅聰獲得第五屆肖邦大賽的第三名和瑪祖卡獎。

在肖邦大獎領獎台上出現的東方面孔還真不少,傅聰、李雲迪、李民強、陳薩,還有越南鋼琴家鄧泰山,日本鋼琴家內田光子,韓國鋼琴家林東赫、林東閔。為什麼亞洲人特別喜歡肖邦,特別能夠理解肖邦呢?

不管聽不聽古典音樂,人們都知道肖邦。肖邦和貝多芬、莫扎特一樣,是音樂史上最家喻戶曉的音樂家。而且肖邦的形象已經成了音樂家的形象典範,肖邦的風度已經成了一種音樂家的標準氣質,後來電影電視裡面需要一位音樂家,導演總是找來肖邦那樣的。怎樣才算是音樂家氣質?就是肖邦那樣的,瘦削迷離的,遺世獨立的。

對於每個學鋼琴的孩子來說,肖邦就是我們練琴的動力,我小時候努力彈《車爾尼鋼琴練習曲》就是為了有一天可以彈一首喜歡的肖邦鋼琴曲。而對於職業鋼琴家們來說,肖邦是他們的賽道,是他們的夢想。

這個天使是從哪裡來的?

肖邦(1810—1849),浪漫主義時代的鋼琴家、作曲家。他個子不高,很瘦,金髮,灰藍色的眼睛,一直生肺病。天才不年,39歲就去世了,如夏花之絢爛。像肖邦、舒伯特、門德爾松(Felix Mendelssohn)、舒曼都早逝,以至於後來青春氣息成了浪漫主義時代的一種風格。他們的音樂激情飛揚,表情誇張,一直在陶醉,一直熱淚盈眶。天才不是普通人,去世早也許算不得壞事,使命已完成,在最絢爛時消失,人們因而只記得他年輕的模樣,永遠活在青春裡,不再老去。當年這些浪漫主義者都是集藝術家、表演者與大眾偶像於一身,是巴黎最時髦的貴族。連真正的貴族都要模仿他們,學他們那樣打領結戴手套,學他們那樣發愁,對月傷懷,對花落淚。好像不夠蒼白就不夠高貴,不發高燒就不夠羅曼蒂克。

在童年時代,肖邦已經是波蘭最著名的神童,8歲登台,躋身貴族沙龍。他作曲也相當勤奮,19歲已經完成了兩首鋼琴協奏曲。在他20歲的時候,音樂評論家舒曼在19世紀萊比錫最重要的音樂報紙《大眾音樂報》中寫「先生們,向天才脫帽致敬吧」,對肖邦的作品給予極高評價。

肖邦非常天才,也非常幸運,很早就確立了一種輕鬆、抒情的風格,渾然天成。他一直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想寫什麼。這種風格後來一直沒有改變。這讓人想起肖邦的啟蒙老師,一位不走運的德國鋼琴家,在肖邦年少時主要教他學習巴赫和莫扎特的樂曲,不理會那些時髦流俗的音樂,這給他確立了不凡的品位。後來肖邦一直是一位非常挑剔的作曲家,無論是對朋友,對李斯特、舒曼,還是對自己。

為什麼中國人特別喜歡肖邦?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詩歌國度,中國人愛詩愛詩人,已經成了一種民族習慣,就像英國人愛戲劇一樣。我們的英雄寫詩,領導人寫詩,林妹妹寫詩,才子佳人都對詩。而肖邦正是一位「音樂詩人」。

有些交響曲像長篇小說,事無鉅細,包羅萬象,比如理查·施特勞斯、馬勒的;而李斯特、柏遼茲的曲子色彩鮮明,有情節有故事,像一幅一幅繪畫;巴赫的曲子,在不同聲部反覆論證主題,像邏輯嚴謹的論文。相比之下,肖邦的樂曲就像詩一樣,是抽像的,抒情的,審美的,結構短小,每一句旋律都精美雋永,哀而不傷。所謂詩意,是具有強烈抒情意味,富於美感和意境的。肖邦的音樂卻讓人再次理解了詩歌。詩是自我的,萬物在心中交匯,匯聚成詩人的立場、態度與風格。肖邦的音樂,或者說浪漫主義時代的音樂,不再像古老的宗教音樂或巴赫的音樂那樣,表達公共的歡喜或悲哀,他的哀愁與歡樂,都是鮮明的肖邦式的,這種個人語風自成一種詩意。而且他像寫詩一樣,反覆推敲每個樂音、和聲,以求內涵深遠而流動。據說肖邦作曲十分龜毛,喬治·桑一天可以寫半本小說,而他是一首夜曲斟酌幾個月,甚至定稿之後再版時還要修改再修改。

滄海月明珠有淚

最打動人心的,是肖邦的悲情。這又讓人想起中國古詩,像「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特別是這一句「滄海月明珠有淚」,幾乎可以用作對肖邦音樂的註解。

世上的幸福都相似,不幸卻各有各的不幸。憂鬱的、苦痛的音樂有細節、有故事,往往比那些明亮、幸福、舒適的音樂更打動人心。因為痛苦中有一種悲劇性,可以產生強烈的內在張力,也就是戲劇性。在黑格爾的美學中,悲已然成為美的一個範疇。後來這種悲劇性發展成為藝術中的悲劇精神,延展至對人類悲劇命運的大關懷。無論是貝多芬、肖邦、柴可夫斯基,他們的音樂都是對人類悲劇命運的新體驗。

肖邦為什麼憂鬱呢?他那時不過是一個20多歲的青年,人生一帆風順,私底下還特別幽默,愛開玩笑講段子,喜歡用鋼琴給朋友們畫肖像,惟妙惟肖的。他的傷感是從哪裡來的?或許他樂曲中的憂鬱要追溯到波蘭民族的性格。據說波蘭人都是眼神憂鬱,微笑傷感,因為這個國家命運多舛。它地處普魯士、奧地利和俄國之間,與瑞典隔了波羅的海海峽,幾個世紀以來,一直被周圍的國家瓜分蹂躪,很少獲得長久獨立,但波蘭人是非常有骨氣的。這在波蘭語的詞彙「zal」裡面就可發現,發音擲地有聲,有稜角,有氣節,這個發音也融入波蘭舞曲和民間音樂裡面。對於這樣一個民族而言,亡國是非常恥辱的。也許因此,波蘭人世世代代帶著傷感,這傷感已融入他們的神情、他們的音樂、他們的血液。它像一種藍色的血液,與生俱來,也流淌在肖邦的音樂中。

但肖邦的傷感是有節制的。他的唯美中有哀傷,哀傷中有典雅,從不過度哀愁。這哀而不傷,又巧合中國古代藝術審美的至高境界,孔子讚賞《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可見肖邦的審美取向也與中國藝術趨同。本質上,兩者的特點都是含蓄。

憂鬱的另一個原因,是天才的孤獨。天才生而孤獨,中國古代的天才也是孤獨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時見幽人獨往來」,「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古詩詞中多有感歎人生無常的孤獨感,或見花落淚,或睹物思人,從自然萬象、生活器物及歷史典故中,覺察人的寂寞。我以為這是中國古詩詞最美的部分。

孤獨也和愛情有關。

八卦總是故事的核心。在肖邦的青年時代,女神喬治·桑出場了。如今不太有人讀喬治·桑的小說了,但她的故事已經成為浪漫主義時代的傳奇。如今看來,她也許不算是偉大的作家,但卻是一位偉大的情婦。如果沒有她,肖邦可能寫不出那麼多優秀的作品。

1836年,在李斯特的寓所,拉菲特街23號的法蘭西飯店,有一場熱鬧的巴黎晚宴,女作家喬治·桑在那裡第一次聽見肖邦彈琴。即使是在最熱鬧的沙龍,肖邦的琴聲孤獨依舊。在另一個同樣孤獨的人聽來,覺得這琴聲彷彿是在與她傾訴。喬治·桑倚在鋼琴邊,大海般的黑眼睛快要淹死人,肖邦的琴曲也沒有來由地悲哀濃重。後來他在日記裡寫,那一晚他彈的是《多瑙河的傳奇》。

翻閱他的作品目錄,發現他當時正在寫《B大調夜曲》,Op.32。一首寧靜溫情的樂曲,像雨過清夜,人們沉醉在浮動的音樂與香氣裡,在夜色與音樂的鼓勵中,漸漸吐露內心婉轉愁緒,抬頭望見夜空中劃過一串一串淡金色的裝飾音。直到最後,幾個嚴肅的和弦將人們從夢境中喚醒。

喬治·桑作品多,男朋友也多。她的緋聞男友有繆塞、李斯特、梅裡美、肖邦、福樓拜這等天才男子,也有法律系的青年學生、來為她的情人看病的醫生和幫她辦理離婚手續的律師等。如今看來也是神經大條驚世駭俗。

但桑不是普通女人,她是一位身體力行的浪漫主義鬥士。在德拉克洛瓦的名畫裡,可以看到她當年在巴黎多麼風光無限:穿筆挺的三件套男裝,依靠單人沙發,陶醉在李斯特的琴聲裡,身邊依次圍繞著大仲馬、雨果、帕格尼尼、羅西尼和李斯特的情婦達古夫人,他們都得給她讓座。她是一個了不起的女人。在18世紀二三十年代還沒有「女權」一說,她穿男裝戴禮帽抽雪茄,穿梭在當時只允許男性參加的文藝沙龍。她預言婚姻制度遲早要取消,堅持自己豐富的感情生活。她不但驚世駭俗,更積極參與社會政治活動,寫「社會問題小說」。雨果讚她是那個年代唯一稱得上是「偉人」的女性。

肖邦和喬治·桑的愛情故事卻並不是傳說中那樣一見鍾情。肖邦見到她覺得不可思議,問朋友,桑真的是一個女人麼?而喬治·桑見到肖邦,她的愛情再次火山爆發,卻一籌莫展,只好不斷給肖邦的朋友寫信。當時喬治·桑34歲,肖邦28歲,她大了他6歲,普通男子大約不能接受這樣的愛情。但肖邦是憂鬱內向甚至有狂躁症的天才,喬治·桑是女作家,比較善解人意,慢慢地,他在喬治·桑那裡才能自如傾訴。後來他們在一起生活了8年。每年夏天,喬治·桑帶著肖邦回家,回到她在巴黎郊區的諾昂別墅。肖邦的大部分代表作都是在諾昂寫完的。

說到肖邦的悲情與孤獨,特別想請大家聽一聽肖邦的《b小調諧謔曲》。

諧謔曲,顧名思義,是一種活潑逗人的小曲子,通常作為套曲裡面的一個樂章,就像戲劇中那些插科打諢的段落。但肖邦的諧謔曲繼承了貝多芬的路線,一點也不諧謔,他把諧謔化作力量與戲劇感,甚至可以聽見其中的悲情和充滿力量的嚴峻氣氛。肖邦在貝多芬的諧謔曲中繼續前進,他讓諧謔曲脫離了傳統套曲,而成為一種獨立作品。

他的悲情有些是來自旋律,像《升c小調瑪祖卡》、《升c小調夜曲》,那些旋律都是奇跡,永遠流傳。其中自有一份哀婉、孤傲和自持,端然典雅,與那些濫情的浪漫派旋律完全不同,這讓他多了高貴氣質。也有些悲情是來自和聲,那些和聲打開了一扇門,天色就變了,旋律因而更曲折。毫不誇張地說,直到如今,幾乎無人的鋼琴和聲寫得過肖邦,他的和聲排列、附加音、經過音都非常講究,至今仍是傳統和聲課的經典範例。

故國不堪回首

故鄉、故人、思故國以及離鄉之苦,都是中國古詩詞中的永恆主題。「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等等,漂泊、流亡作為一種行動,裡面有一種哀美的姿態,而這竟也是肖邦的畢生情結。

肖邦22歲離開了波蘭,後來再沒有回來。他先去維也納待了數月,在那裡聽說波蘭起義。在後來的肖邦傳記中,為了彰顯大師愛國情操,往往誇張描繪肖邦當時多麼憤怒激動,他握拳、咯血、難眠,對維也納的夜夜笙歌也很不耐煩。但現實中,肖邦其實是一個淡定的人,體弱多病,不至於衝動到趕回家鄉和同胞們並肩作戰。他唯一能做的,是以鋼琴作為戰鼓。那首奔騰不息的《革命》練習曲,就是在流亡途中寫的。

肖邦寫了27首練習曲。學過樂器的同學們都知道,練習曲就是為了練習某種技巧而設計的實用曲,兩三百年來,學鋼琴的同學們都被車爾尼的練習曲折磨,但肖邦的練習曲是完全不同的,除了練習彈琴的技巧,更練習樂感。比如有一首練習曲叫《離別曲》,曲調比情歌夜曲都更優美。當然彈奏他的練習曲所需的技巧也都是非常難的,基本上你要彈完車爾尼的練習曲599、849、299、740之後,才能把肖邦的練習曲彈下來,而且他的練習曲是可以拿到音樂會上演奏的,也叫「音樂會練習曲」,與此類似的,還有李斯特的《十二首超技練習曲》。

肖邦如何懷念故國?當然不只是在巴黎找幾個老鄉敘敘舊。私下裡他非常關照鄉親們,常常出錢幫助他們開展事業。肖邦的偉大功績,是讓波蘭的民間音樂流芳百世。他發展了「瑪祖卡舞曲」和「波羅乃茲舞曲」(即波蘭舞曲)。我們都是因為肖邦才知道「瑪祖卡」的,其實它是最地道的波蘭民間音樂,如今的波蘭國歌《波蘭沒有滅亡》,直譯過來就是東布羅夫斯基瑪祖卡(Mazurek Dąbrowskiego)。

在波蘭中部,有個地區叫瑪佐夫捨,據說瑪祖卡之名就是來自這個地名。瑪祖卡最初是一種農民集體舞,在野地裡成雙成對地跳,很歡快的3/4拍,類似後來的華爾茲。在18世紀之後,瑪祖卡風靡了歐洲各國的宮廷和上流社會。如今我們不大能看到這種舞蹈了,但有部分舞姿仍保留在芭蕾舞劇中,比如在《天鵝湖》、《睡美人》裡,常見男舞者單膝跪地,女舞者圍著他繞圈,類似舞步就是來自瑪祖卡。

在《安娜·卡列尼娜》裡面,列夫·托爾斯泰描繪安娜一襲黑衣艷壓群芳的那場舞會,跳的就是瑪祖卡。在當時莫斯科的貴族舞會上,瑪祖卡舞是最隆重的一支舞,先跳完所有華爾茲、卡德裡爾舞之後才會跳,因此每個人都會把這支舞留給自己的心上人。吉提拒絕了5個青年,只為了和沃倫斯基一起跳瑪祖卡,後來她發現他竟然和安娜一起跳瑪祖卡,而且在這支舞裡面,她發現了兩個當事人當時自己都未明瞭的愛情。

她看出了她眼睛裡的戰慄的、閃耀的光輝,不由自主地浮露在她嘴唇上的那種幸福和興奮的微笑,和她的動作的雍容、優雅、準確和輕快。

……而她愈看他們,她就愈確信她的不幸是確定的了。她看到他們感覺得在這擠滿了人的房間裡只有他們兩個人。在沃倫斯基的一向那麼堅定和沉著的臉上,她看到了一種使她震驚的、惶惑和順服的神色,好像一條伶俐的狗做錯了事的時候的表情一樣。

在屠格涅夫的《父與子》裡面,也有一部分描寫瑪祖卡舞蹈的情節,可見當時瑪祖卡是多麼流行。

但肖邦的《瑪祖卡》已經沒法跳舞,他喜歡寫自由的節拍,速度多變化,跳起來會摔倒。但舞曲似乎比文學作品更能夠生動描繪舞蹈的質樸與詼諧感,人們說,在肖邦的瑪祖卡裡面,可以聞到波蘭泥土的芬芳。

瑪祖卡一般都是三拍子,在第二拍加重,聽來類似切分節奏,噠噠,噠。有時候這種特徵會成為一種限制,規範的節奏穿插始終,似乎難以展開抒情旋律。但肖邦把它寫成節奏灑脫、旋律清雅、轉調幽微、語氣親切的迷人音樂。

我一直以為,肖邦最優美的樂曲是夜曲,後來彈他的瑪祖卡才發現,原來他最好聽的旋律都藏在瑪祖卡裡面。這種質樸詼諧的樂曲,在肖邦寫來鄉愁濃郁。比如Op.6第一首《升f小調第一號瑪祖卡》,曲調小而美,它的流動與和聲密切相關,可以說,這個旋律是從和聲裡面生發出來的,簡短淡雅,卻言之有物。

如果說瑪祖卡是一種鄉間舞蹈,波羅乃茲就屬於宮廷舞蹈了。它也是3/4拍,偏緩慢莊重。波蘭舞曲在肖邦之前就已經存在,巴赫寫過英國吉格舞曲、西班牙薩拉班德舞曲,也寫過波蘭舞曲,莫扎特也寫過。早期的波蘭舞曲節奏平穩,比較慢,但我們知道肖邦的波蘭舞曲是具有英雄氣節的,是他最有男人味的樂曲,比如最著名的波羅乃茲《英雄》。肖邦共作了17首波蘭舞曲,其中8首在他生前出版,死後又陸續發現了9首。他的波蘭舞曲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男性化的,英雄式的;另一種比較女性化,用小調,氣息憂鬱,好像在懷念波蘭昔日的榮光。這些波蘭舞曲通常結構分明,呈ABA三明治式或ABACA迴旋式結構。

像波羅乃茲《英雄》,結構分明,序奏、舞曲主題、中段增大篇幅、導出豪邁主題,再現及雄偉的尾奏。它以高難度的鋼琴技巧著稱,考驗彈琴者持久的臂力。此類名曲幾乎所有鋼琴家都會彈,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英雄」,魯賓斯坦(Arthur Rubinstein)彈得古典,循序漸進展開,以氣場服人;晚年的霍洛維茨依舊舉重若輕,起伏自如;我最喜歡阿格裡奇(Martha Argerich)年輕時代的版本,稜角分明的女漢子彈法。

Zal的質地

肖邦將古老的舞曲寫成革命性音樂,像戰鬥的號角,這麼做也有歷史原因。前面提到波蘭語裡面有一個醒目的音節,念「zal」。這個音節裡有節奏,有語氣,很不屈,也有仇恨、譴責,李斯特如此描繪它:「這一切蟄伏在內心深處,渴望有朝一日能復仇,或者滋養出永無結果的苦澀。」它是埋藏在內心深處的,渴望的,復仇的,苦澀的,複雜到難以言表。我以為肖邦的波蘭舞曲可以看作是這個「zal」的延伸,體現在音型、曲調的斷句、節奏的組合等方面。即使肖邦性情溫柔,語言和民族性格中的「zal」讓他不至於流連沙龍溫床,讓他擺脫了法國式情調,他的質地是嚴峻清高、意志堅決的,他寫的都是溫柔的戰曲。最終是這份力量讓他深邃,讓他成為浪漫主義騎士,一位真正偉大的藝術家,也讓他締造了一種劍膽琴心的浪漫主義美學。在後來的一些戰爭文學作品,如《西線無戰事》《屋頂上的輕騎兵》《鋼琴師》裡面都可以看見他的影響。人們在苦難中看見美和希望,看見戰士鋼盔上的一隻蝴蝶、戰壕裡殘留的一朵紫羅蘭。在戰場上,美如此脆弱,但無所不在,讓人惋惜,也看到生命生生不息。傅聰說,肖邦的音樂主要是一種「故國之情」,更深一些的是一種無限的惋惜,一種無可奈何的悲哀,一種無窮盡的懷念!自從他離開波蘭,知道自己將永不再返,這無窮無盡的懷念和惋惜就跟隨著他。我們聽他,聽天才流離的一生,越優美越覺得惋惜,也因為惋惜而更美。

作為波蘭作曲家,肖邦為故鄉的波蘭舞曲和瑪祖卡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貢獻,可以稱得上是民族音樂家了。

寫意:線條之美

肖邦為鋼琴寫了不少充滿歌唱性的優美旋律。什麼是歌唱性的旋律?一般是指類似歌劇詠歎調那樣抒情、悠長的旋律。這樣的旋律適合人聲來歌唱,用鋼琴來彈奏其實並不合適,因為鋼琴是一種非延續性的音響。我們打開鋼琴會發現,琴槌敲擊琴弦之後,聲音會漸次消散,不像小提琴、大提琴或人的嗓音,只要你持續給力,聲音就會一直延續。所以,鋼琴屬於非延續性音色,而人聲、提琴屬於延續性音色。歌唱性旋律特別適合延續性音色,而非鋼琴這種非延續性的。但肖邦是任性的,他不像巴赫,兩隻手卡嚓卡嚓像齒輪一樣咬合著,彈出符合鋼琴化的音響,肖邦一心想讓鋼琴歌唱,為他的心靈歌唱。

關於這一點我也挺納悶的,為什麼他這麼擅長寫旋律,卻不去寫歌劇,偏要讓鋼琴歌唱?在肖邦生活的年代,專門為鋼琴作曲是一種冒險。在貝多芬之後,已很難出現超越其32首奏鳴曲的鋼琴作品,況且肖邦的朋友李斯特還是聲名顯赫的鋼琴炫技之王,簡直就是19世紀的天皇巨星。所以以寫鋼琴作品為畢生事業必然困難重重,難有突破。如果寫歌劇倒是前途一片光明,因為在那個年代,歌劇還處於發展期,貝裡尼、多尼采蒂的才能尚不足以稱霸,我們知道,歌劇是到了後來的威爾第(Giuseppe Verdi)、瓦格納手中才算登峰造極,當時在這個領域還有不少待開發的土壤。但肖邦似乎從不考慮功名,完全為內心而作曲,每個音都是情動於衷,都是妙手而得,當然這也與他出神入化的鋼琴即興演奏才能有關,他習慣以鋼琴這種音色來思考,故而只寫鋼琴曲。當然另一個原因,是他體弱多病,不擅長做大型演奏和需要繁瑣合作的演出。當我看到電影《海上鋼琴師》中的1900,立刻就想到了肖邦。1900說,世界沒有盡頭,鋼琴上的音卻有始有終,88個鍵沒有變化,它們不是無限的,而你是無限的。在有限領域內,才能把自己的才能發揮到極限。知道自己的界限在哪裡,據說這是天才的標誌。

裝飾音

但肖邦可以讓鋼琴歌唱。他是如何讓歌唱性的旋律鋼琴化,適合鋼琴歌唱的呢?

他的方法是寫裝飾音。各種顫音、倚音、波音、回音,細膩精緻,句法流離,像一串一串水晶珠鏈圍繞著曲調,有時候裝飾音甚至比旋律更美。他的裝飾音不似古典派那種顫音收尾,也不像巴赫的規則圖案,他的裝飾音都是一串串優美的旋律,燦爛的音群,可收可放,節奏自由,從不打斷旋律線與音樂的表情,時而與旋律融為一體,時而喁喁低語,時而燦爛撞響。肖邦說,他所譜的裝飾音要用意大利式的歌唱方式來演奏。在巴黎的時候,他喜歡去看貝裡尼的歌劇,在貝裡尼的歌劇唱段中汲取靈感。

聽過貝裡尼的名曲《聖潔女神》就會發現,其中的旋律也是如此,一圈一圈裝飾音總是圍繞著骨幹音,如此在歌唱中讓音樂更有表情,也可供歌手炫技。很顯然,貝裡尼給了肖邦靈感,他把詠歎調中的裝飾音移植到鋼琴上。比如《g小調夜曲》(Op.37,No.1)裝飾音環繞在骨幹音周圍,連貫流暢,又極其隨意,似乎可自由彈奏,速度可彈性處理,彷彿夜色中的河流,碎碎的星光月光點綴其上,流動著,閃爍著。裝飾音加強了旋律的表現力,如此讓鋼琴這種非延續性音色延續,並給予旋律川流不息的強烈動感。

肖邦的歌唱性旋律起伏婉轉,不同於西方傳統的方正對稱的民謠式旋律。它是線條化的,更符合中國式藝術審美,類似中國的音樂、書法和繪畫,講究線條簡約,寫意留白。這應該是中國人愛聽他的根本原因。像中國古代的琴曲《瀟湘水雲》,寥寥線條,已畫出河山寂寥,簡約而不簡單,線條中有景致,有表情,有欲言而止。中國的音樂大多是線條化的典型,江南絲竹儘管熱鬧合奏,實質往往是圍繞一條旋律做各種花式變奏。如此導致中國的音樂審美習慣也是線條化的,中國人也就比較容易理解肖邦流離的旋律線條。

我們總是反覆宣傳肖邦的拳拳愛國心,強調肖邦作品的教育意義,彷彿花叢中的一尊大炮,將肖邦的愛國主義精神上綱上線。其實這些都太誇張。我更喜歡詩人歐陽江河的解讀,作為一位東方詩人,他是懂肖邦的,他寫道:「真正震撼我們靈魂的狂風暴雨,可以是最弱的,最溫柔的。」這首詩叫作《一夜肖邦》,裡面還有不少對肖邦演奏的詩意想像,肖邦只能以詩解讀,忍不住抄錄如下:

可以

死於一夜肖邦,

然後慢慢地、用整整一生的時間活過來。

可以把肖邦彈得好像彈錯了一樣,

可以只彈旋律中空心的和弦。

只彈經過句,像一次遠行穿過月亮。

只彈弱音,夏天被忘掉的陽光,

或陽光中偶然被想起的一小塊黑暗。

可以把柔板彈奏得像一片開闊地,

像一場大雪遲遲不敢落下。

可以死去多年但好像剛剛才走開。

可以

把肖邦彈奏得好像沒有肖邦,

可以讓一夜肖邦融化在撒旦的陽光下。

琴聲如訴,耳朵裡空無一人。

根本不要去聽,肖邦是聽不見的,

如果有人在聽他就轉身離去。

這已經不是肖邦的時代,

那個思鄉的、懷舊的、英雄城堡的時代。

那個詩意的年代,那個天才的年代,已經走遠,一去不返。如今聽肖邦,只會讓人更懷念更傷感。如今的詩人也更孤獨了。

肖邦專家

所有鋼琴家都彈肖邦,能彈出一點新意思變得很難。大部分都是盡情唯美盡情抒情,因為太愛肖邦,覺得怎麼抒情都不爽。因此科爾托(Alfred Denis Cortot)脫穎而出,他是法國肖邦,他不抒情,不多愁善感,有腔調,不按理出牌。他把《船歌》彈得比練習曲歡快,練習曲也懶得炫技,彈得像情話綿綿。你認真聽,發現他其實是專注於音樂本身的,直來直去,有一種骨子裡的清高,不願意將情感表達得太露骨,肖邦不正是這樣的人麼?因此科爾托的肖邦是最迷人的,不可捉摸。

傅聰老師的肖邦令人心折。他彈得纖塵不染,毫無煙火氣,只應天上有。他大概是最愛肖邦的,愛得如此謙卑,赤誠,幾乎情怯,不能輕鬆應對。他彈的肖邦也許不夠開闊,但卻會讓你感動。

我比較喜歡越南鋼琴家鄧泰山彈肖邦。他的演奏個性端顯,一聽就知道是一位東方人在彈,也聽得出他是臥龍崗上散淡之人。他的線條圓潤,結構更體現平面感,音色尤其迷人,甜蜜、鬆弛,如夜色芬芳。東方的淡泊像水波蕩漾,消磨了肖邦的稜角,幾乎有點印象派的意思,而且他的圓滿融化了肖邦的冷峻和感傷。反覆聆聽,你會一遍一遍被他自如的句法所折服。

鄧泰山曾經是1980年第十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金獎的獲得者,就是波格雷裡奇(Ivo Pogorelich)也參賽的那一屆。他出生在1958年的越南河內,童年時學琴十分艱辛,當時越南戰事不斷,父母帶著他,讓一頭牛馱著鋼琴,搬到防空洞去練琴。19歲,他被訪越演出的鋼琴家卡茲(Issac Katz)發現,帶去莫斯科音樂學院深造,1980年,藝術檔案一片空白的鄧泰山一舉拿下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的冠軍,成為第一位獲此大獎的亞洲人。泰山為人淳樸,他的音樂真實,色彩絢麗而風格淡泊,大獎和戰爭好像都沒有在他身上留下痕跡。在越南這個貼近雨水和土地的國家,肖邦會融化,聽來像風過竹林,雁去寒潭,這大概是最智慧的肖邦。

古典音樂在中國

前兩年,歐洲的古典音樂大師來中國巡演,中國年輕人渴慕的眼神讓他們非常感慨,紛紛說,西方古典音樂的未來在中國。到了這幾年,西方一流、一線的音樂家全都來中國巡演。而在美國的頂尖音樂學院裡,到處可見年輕的亞洲面孔。

古典音樂來到中國,會發生哪些變化?

在西方,古典音樂有各種社會功能。在修道院裡,它被用來歌唱上帝的榮耀與恩澤;在貴族宮廷裡,它是娛樂,也可以團結鼓舞人心;在歌劇院裡,古典音樂是藝術鑒賞,也是一項社交活動。它是一種儀式化的表演,台上台下,有主體有客體,有敬畏有莊嚴。

而在古代中國,彈琴是一種修養。琴棋書畫,並不為表演,只為陶冶性情,修身養性。表演被稱作賣藝,因此在中國,樂工的地位低下。「高山流水」只為知音而彈,失去知音從此摔琴不再彈奏,它是一種人格情操。這又讓我想到肖邦。肖邦是小眾鋼琴家,平時極少公開演奏,只在沙龍裡為朋友們彈琴。後來與喬治·桑分手,也便失去了彈琴的力量,鬱鬱而亡。他讓人想起孤高的中國隱士。年輕人都喜歡周傑倫唱的《十一月的肖邦》,方文山就是用中國隱士精神詮釋肖邦,隱姓埋名,在月光下彈琴,就是廣陵絕響,就是永遠年輕的理想主義者。即使經歷焚書坑儒,經歷文明淪喪的黑暗時期,古代藝術精神不可磨滅,藏在我們日常習慣裡隱秘地流傳下來。中國人參與西方古典音樂,必然會將中國藝術的趣味和審美精神融入其中,讓它流動起來,行雲流水,道法天然,讓它更委婉,更神秘,更通透,更自然。

《穿T恤聽古典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