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世界 亞歷山大:世界公民

在歷史的記憶中,亞歷山大是一位英俊少年,而且永遠富有魅力:筆挺的身材,白皙的皮膚,零亂的金髮,光潔的下巴。但最迷人的,還是那雙盯著世界的眼睛。在那裡面,充滿了好奇和天真。

誰都沒想到,正是這雙眼睛讓世界變了模樣。

只有他的父親腓力二世看出了這一點。這位改變了馬其頓國際地位的國王對兒子說:去找一個能讓你大顯身手的地方吧,我的孩子!馬其頓對你來說實在是太小了。

腓力二世說得並不錯。在他之前,沒有一個希臘人願意對這個多山王國正眼相看。這位狡詐而強悍的國王雖然成功地改變了人們的態度,但他很清楚,如果有人天生就是征服者,那麼,非亞歷山大莫屬。

亞歷山大也不負厚望。他剛剛繼位就披掛上陣,戰波斯,征埃及,侵印度,只用了短短七年就把馬其頓從王國升格到帝國,其版圖西起希臘,南括埃及,北抵中亞,東至印度河流域,跟波斯帝國一樣橫跨歐、亞、非。

可惜,這個帝國空前短命。

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死於一隻帶菌有毒蚊子的叮咬,他那頂多十三歲的帝國也迅速分裂,變成了馬其頓-希臘(安提柯)、托勒密(埃及)和塞琉古(敘利亞)三個獨立王國,以及一大堆小國,統一的世界分崩離析。

如何評價亞歷山大,也就成了一個難題。

狂熱的崇拜經久不衰。至少,在羅馬人的眼裡他永遠是英雄。愷撒大帝在埃及向他的陵墓頂禮膜拜,奧古斯都屋大維的指環上刻著他的面容。早期基督徒甚至按照他的形象來描繪耶穌基督:飄垂著金髮,不留鬍鬚。

批評之聲同樣不絕於耳。在批評者們看來,亞歷山大暴戾、浮誇、野蠻而獨裁,不懂政治也不懂經濟,沒有創造和建樹,甚至沒有繼承人。他最多只是創造了一個軍事奇跡,而這個奇跡則不過是一束焰火。

就連亞歷山大的美貌也成了罪名。批評者說,一個三十多歲的人為了留住青春而剃掉鬍子,顯然是變態的,至少也是虛榮的。如此自戀的人,可以算得上偉大嗎?

這讓人想起了項羽。

二十歲繼承王位,三十三歲便去世的亞歷山大,跟項羽一樣都是少年英雄,他們的一生也幾乎都是在鞍馬上度過的。他們甚至都有不同程度的暴行,比如亞歷山大對底比斯的瘋狂燒殺,以及把三萬提爾人賣為奴隸。

但,亞歷山大在戰爭中很少進行報復,原則上也禁止軍隊搶劫。這位年輕的征服者在佔領別國時的作風,更像劉邦當年在咸陽,也像居魯士:尊重當地風俗,敬仰當地神祇,保留當地法律,任用當地官員。

更重要的是,項羽屠城他建城,項羽焚書他讀書。

新建城市都叫亞歷山大裡亞,最有名的則在埃及。這座地處尼羅河三角洲戰略要地新城的城址,是亞歷山大按照荷馬史詩的描述選定的。城中還特地建設了一座大圖書館,歐幾里得在那裡完成了他的《幾何原理》,阿基米德則在那裡學習並遍訪名師。

也許,這才是亞歷山大最重要的遺產。

這並不奇怪,因為亞歷山大是亞里士多德的學生,而亞里士多德又恰好是一個希臘化的馬其頓人。師生二人都崇尚理性,也都把雅典視為世界文化的中心。於是,亞歷山大南征北戰時,身後便跟隨著地理學家、天文學家、地質學家和氣象學家,就像一支科考隊。

希臘文化的潛移默化,讓亞歷山大對知識和知識分子極為尊重。在科林斯,他對前來表示歸順的貴族們不屑一顧,卻親自去拜見戴奧真尼斯;而這位犬儒派的哲學家則一絲不掛地躺著享受日光浴,並不理睬皇帝陛下。

我能為您做點什麼嗎?亞歷山大恭敬地問。

當然可以。戴奧真尼斯回答:你可以靠邊站一點,年輕人!別擋住了我的陽光。

隨從們都低聲笑了。

亞歷山大卻當真讓出了地方。他嚴肅地說:如果我不是亞歷山大,我將成為戴奧真尼斯。

項羽就不會這樣,劉邦也不會。

事實上,只有希臘人,以及受過希臘教育的人,才會把學者看得比王侯更尊貴。這是一種政治美德,這種美德將在文藝復興以後成為西方文明的精神之一,並讓西方世界勃然崛起,遙遙領先。

可以再說一個故事。

1788年,也就是《國富論》出版十二年後,職務還是海關關員的亞當·斯密應邀到一位公爵家做客。當他步入客廳時,所有的王公貴族和商界鉅子都站立起來,向這位身份卑微的小公務員鞠躬致敬。

亞當·斯密靦腆地說:大人們請坐吧!

已經來到亞當·斯密身邊的英國首相皮特卻說:哪有老師還站著,學生就先坐下的呢?

一年後,美國憲法生效,法國大革命開始。

這當然是亞歷山大不曾想到的,卻是他的遺風餘韻和無量功德。因為正是他,開啟了埃及、西亞、中亞和東地中海地區的希臘化進程,從而把文明帶入一個嶄新的,更具世界性的新時代。

亞歷山大是一位世界公民。

沒錯,他生在馬其頓,死在巴比倫,葬在埃及,卻把希臘文明的種子撒向世界。儘管他的帝國並不比他的壽命更長,也儘管希臘化的世界在一個多世紀後會變成碎片。

但,那也是閃光的碎片。

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把這些碎片整合起來,變成一種更加燦爛的文明。這個民族在今後的幾個世紀將顯示出相當了不起的政治和文化天才,他們建立的帝國和文明也將與中國的大漢雙雄並峙,享譽全球。

是的,現在輪到羅馬人登場了。

《易中天中華史:兩漢兩羅馬》